胡适先生说:“一个地方如果没有徽州人,那个地方就是个村落。徽州人住进来了,他们就开始成立店铺;然后逐渐扩张,就把小村落变成小市了。”
飘泊四方的徽州男人,创造了巨大的财富和辉煌的文化,而站在他们身后的徽州女人们,在新安江边,在白墙黑瓦下,在牌坊祠堂林立的故土,她们付出了一生的代价。
——季宇《徽州往事》(季宇:安徽芜湖人。作家,曾任《清明》和《安徽文学》主编)
在大别山丛山峻岭中,散聚在大山里的农户像城里人一样,用遥控器随意甄选着中意的电视节目,不经意间享受着文化事业发展的实惠;
在维也纳金碧辉煌的殿堂里,安徽民乐悠扬响起,不时报以热烈掌声的外国观众,在欣赏中国音乐的同时,他们或许意识到了其中的象征意义;
在欧洲大陆的地图上,安徽文化企业从俄罗斯到波罗的海,再到波兰、斯洛伐克,布下了一个个“文化走出去”的“根据地”……
进入新世纪,地处不东不西、名气不声不响的安徽,全方位走进共和国文化建设的前沿,被人们惊叹为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安徽现象”!
改革统领的文化崛起进程
2011年5月1日,全国文化体制改工作会议在安徽合肥召开。会上,中宣部、文化部、广电总局、新闻出版总署联合表彰84个“全国文化体制改革工作先进地区”,其中安徽省及所辖17个市全部入选,成为全国仅有的两个“满堂红”地区之一。
“作为文化底蕴深厚的发展中省份,安徽要在新一轮区域竞争中赢得主动,加强文化建设是新的重要突破口和增长点。必须以改革求突破,以创新谋发展。”省委书记张宝顺一语道破了安徽全面、主动强力推进文化体制改革的个中奥秘——以高度文化自觉推进改革,以改革统领安徽文化的崛起进程。
既无区位优势也无政策优势、既无资本优势也无技术优势,地处中部的安徽怀有更强的改革自觉。2003年,全国首批文化体制改革试点启动,9个省市成为综合性试点地区,安徽并不在其中。但是,安徽省委省政府决定全面启动文化体制改革探索,致力进一步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敢为人先,必然是无可仿摹;与试点地区同步的主动改革,必然要顺应文化建设内在规律和发展趋势的不断创新。2004年在全省开展试点,2008年全面推开。到去年6月底,全面完成文化体制改革重点任务。
全省401家经营性文化单位完成转企改制,核销事业编制22000多人,培育了一批有实力、有活力的文化市场主体;转企改制与资源整合同步推进,先后成立省属报业、出版、发行、演艺、广电5大龙头集团,初步形成文化产业领军阵容;省属文化企业经营性资产由改革前不足30亿元增加到300多亿元;全面实现新闻出版、广电系统局社分开、局台分开……安徽在深化文化体制改革中交上了一份优秀的答卷。
惠民为先的文化事业之路
在家门口观看数字电影,进图书馆听公益讲座,在乡镇综合文化站载歌载舞……在安徽城乡,一个运行高效、覆盖全面、惠及全民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正在日益完善。
文化就是民生,文化惠民就是民生工程——在安徽,文化民生的理念已经成为各级政府的自觉行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列入了民生工作规划。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农家书屋”工程等相继纳入民生工程大盘子;2009年,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进入省政府年度考核指标体系。
“文化体制改革,为文化事业繁荣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安徽省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叶文成介绍,体制改革理顺了资源配置的基本关系和管理机制,使公共文化资源向基层延伸、向农村倾斜,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文化资金优先投放,涉及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项目优先安排。
改革后的“十一五”期间,安徽用于文化建设的财政投入、人均文化事业费、省级农村文化专项资金全部实现翻番。
政府订单制和社会化、专业化、市场化的文化事业项目管理,打造出电影《第一书记》、话剧《万世根本》等一批既叫好又卖座的精品力作。
市场为本的文化产业发展
在出版界,安徽出版集团版权输出全国领先,并第一家走出国门办企业;在发行企业中,安徽新华发行集团各项效益指标名列前茅,资产利润排名第一,业态最为完整;2005年以来,安徽文化产业增加值连年增幅保持30%以上,形成了厚积薄发的“井喷”现象。
“如果说安徽文化产业发展有什么奥妙,那就是在深化改革的背景下,文化企业自觉遵循市场普遍规律和文化产业自身的内在规律。”安徽省委常委、宣传部长臧世凯告诉记者。
第一个被苹果公司列入平板电脑在线阅读内容的《魔术笔记》,有10多个语种的版本出口到动漫发达国家的原创漫画《三国演义》,热销海内外的动画片《黑脸大包公》,“动漫皖军”引起业内阵阵惊呼……
徽风习习,皖韵悠扬。在开创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局面的伟大进程中,安徽走出了一条徽风皖韵与时代特征相融合的文化发展之路!
本报记者 李陈续
专家点评
真改革方能大发展
□范 周
在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局面的伟大进程中,安徽走出了一条徽风皖韵与时代特征相融合的文化发展之路,走在了全国的前列。
纵观安徽文化建设进程,切实增强文化自觉,强力推进文化体制改革,成为解放地区文化生产力的关键,成为安徽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根本动力。
毋庸讳言,随着经济体制改革取得重要进展,政治体制改革有序推进,文化领域受传统体制的影响还比较深,文化体制改革起步也相对滞后。尤其是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经济体制改革进一步深化和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文化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经济基础、体制环境、社会条件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使得我国文化建设既面临许多有利条件同时也面临着严峻挑战。因此,通过改革充分释放文化生产力,推动文化事业文化产业乘势而上,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时代命题。
在这样的背景下,安徽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文化建设,把加强文化建设作为赢得新一轮区域竞争的重要突破口和增长点。作为非全国试点省份,安徽不等不靠,主动作为,2004年在全省开展试点,2008年全面推开,到去年6月底,全面完成文化体制改革重点任务。通过改革,安徽文化活力显著增强,文化民生持续改善,文化产业快速增长,呈现出文化改革亮点纷呈、文化建设大步跨越的生动局面。
作为一个既无地缘优势,也无雄厚实力的中部省份,安徽在文化建设中的异军突起,再一次生动证明了一条颠扑不破的真理:惟真改革方能大发展。
(作者系中国传媒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院长)
数字与事实
2007年以来获奖剧目和演员
●黄梅戏《雷雨》入选2007-2008年度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十大精品剧目。
●话剧《万世根本》获中宣部第十一届“五个一工程奖”,“第六届全国话剧优秀剧目展演”参演优秀剧目奖。
●黄梅戏《风雨丽人行》荣获“文华优秀剧目奖”。
●安徽乐团荣获“丝竹相和—2010香港国际江南丝竹展演比赛”一等奖。
●儿童剧《山里的泥鳅》获全国话剧金狮奖优秀儿童剧目奖。
●京剧《天地人心》入选文化部主办的第六届中国京剧节。
●2007年12月,演员蒋建国荣获第二十三届中国戏剧梅花奖。
●2009年5月,演员周源源荣获第二十四届中国戏剧梅花奖。
●2010年5月,演员蒋建国荣获2010年文华表演奖。
●2010年12月,演员唐大康荣获全国话剧金狮奖经营管理奖,演员孟祥伦荣获全国话剧金狮奖优秀表演奖。
●2011年6月,演员王丹红荣获第二十五届中国戏剧梅花奖。
安徽文化新地标
■安徽新广电中心
2011年1月正式投入使用,占地273亩,总建筑面积35万多平方米,投资总额逾30亿元,新广电中心拥有各类演播厅、录音棚、直播室近80个,其中3600平方米的演播厅为国内最大的电视演播厅。
■芜湖方特欢乐世界
目前全国规模最大的第四代主题公园,总面积125万平方米,总投资超过15亿元。16个主题项目区,各类游乐项目300多个,是一座新型的高科技文化主题公园。二期“方特梦幻王国”占地70万平方米,由水漫金山、秦陵历险等10多个项目区组成,目前已投入运营。
■安徽出版传媒产业园
是一座综合性文化科技产业园,设立了全国文化企业第一个保税仓库,目前每年出口2亿美元以上的传媒软件、电子芯片、液晶数字电视机等文化科技装备。
■安徽省博物馆新馆
建筑整体造型体现了四水归堂、五方相连的徽派建筑风格。目前拥有馆藏文物22万件,其中一级文物近千件。
■安庆黄梅戏艺术中心
位于安庆市,占地面积1.3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1万平方米。主楼剧场部分主体建筑6500平方米,辅楼主要为小剧场和中国黄梅戏博物馆。
■安庆五千年文博园
位于安庆市,总投资18亿元,由中华百工坊、五千年文化长廊、根雕文化园、华夏农耕文化艺术馆等近百个景点组成,是一座多功能的中华文化主题公园,被文化部命名为“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
大事记
文化改革发展足迹
●2002年9月,安徽新华发行集团在原新华书店和省外文书店基础上正式组建
●2003年8月12日,安徽日报报业集团成立
●2005年11月,安徽出版集团正式成立,为全国首家同时完成转企改制
●2006年5月18日,安徽省文化产业对外合作说明会暨项目推介会在香港举行
●2008年2月5日,安徽新华发行(集团)控股有限公司、安徽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双双入选“首届全国文化企业30强”
●2008年9月16日,安徽日报报业集团与南非米拉德(MIH)传媒集团联合组建新安传媒有限公司,成为全国党报集团中首家中外合作项目
●2008年11月18日,时代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上市,成为全国新闻出版领域第一家主业整体上市企业
●2009年11月4日,人民日报、光明日报在一版同时刊发联合采写的长篇通讯《春潮涌动看江淮——安徽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巡礼》
●2010年1月18日,安徽新华传媒股份有限公司成功登陆A股,成为全国发行业主板首发上市“第一股”
●2010年2月22日,安徽演艺集团、安徽广电传媒产业集团成立
●2010年6月底,安徽文化体制改革重点任务已全面完成。401家经营性文化单位注销事业法人,完成工商注册登记;22000多人核销事业编制,办理社保接续
●2011年4月30日—5月1日,全国文化体制改革工作会议在安徽合肥召开。安徽省和17个省辖市全部入选“全国文化体制改革先进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