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1年10月14日 星期五

    换俘协议触动中东神经

    作者: 《光明日报》( 2011年10月14日 08版)

        以色列内阁12日凌晨通过了与哈马斯达成的换俘协议。根据该协议,以色列将释放1027名巴囚犯,换取被俘5年多被藏匿在加沙的以军士兵夏利特。

        11日晚,哈马斯领导人马夏勒发表电视讲话称,在埃及调解下,哈马斯已与以方达成释放夏利特换巴被俘人员的协议。协议将分两个阶段实施,以色列在一周内释放450名被判处无期及长期徒刑的巴囚犯,此后两个月内,再释放550名囚犯及全部27名巴女囚。巴主席阿巴斯当天对哈马斯与以达成换俘协议表示欢迎,希望所有还被以关押的5000多名巴囚犯最终都能获释。此间媒体报道,换俘名单包括一些参与恐怖袭击的巴重犯,但不包括法塔赫领导人巴尔古提等要犯。加沙上万名哈马斯支持者走上街头,欢呼庆祝换俘胜利。哈马斯领导人哈尼亚称,这是准备迎接“即将归来的英雄”的历史性时刻。

        以总理内塔尼亚胡12日说,夏利特将在几天内获释,这是目前能获得的“最好交易”。法国总统萨科齐当天和以总理通电话,祝贺这是“重大胜利”。夏利特的家人表示,这是5年来最激动人心的时刻。以许多民众也举行庆祝活动。

        25岁的夏利特有以、法双重国籍。他18岁高中毕业后服兵役,成为装甲兵下士。2006年6月25日凌晨,巴武装分子从加沙挖地道入境偷袭夏罗姆边检站,他所在的坦克被击中,2人死亡,3人受伤,夏利特受伤后被俘。他是10多年来首位被俘的以军士兵,以军在加沙采取多次军事手段营救未果,成为后来黎巴嫩和加沙大规模战争的导火索。以方还努力开展外交营救,巴主席阿巴斯及埃、约等阿拉伯国家领导人、欧盟、联合国,甚至梵蒂冈教皇都出面呼吁控制加沙的哈马斯释放夏利特。埃及、德国斡旋的调解谈判几经波折,哈马斯的要价越来越高,最初要求释放全部在押巴妇女和少年,后来又开出1300多人大名单,以方则把释放夏利特作为加沙停火协议的重要条件。

        换俘在以引起很大争论。夏利特父母在总理府对面长年搭帐篷敦促政府谈判营救儿子。夏利特的画像经常在电视、街头出现,但右翼也安营扎寨抗议大规模换囚。各派政要不时探望双方,争取民意。以恐怖受害者协会称,释放巴凶犯等于用更多生命作交易,鼓励俘虏更多以军士兵漫天要价。迄今以方释放的7000名巴囚犯中,三分之二出狱后继续作案,至少发动过30多次恐怖袭击,杀害以方180多人。释放犯中850人再次作案入狱,有的已三次入狱。以色列人权监督非政府组织主席斯坦伯格欢迎此换俘协议,但同时对释放巴命案重犯表示遗憾。

        有分析认为,以色列近来面临以土关系恶化、以埃关系冷淡、巴当局寻求入联等“政治海啸”,以色列外交愈发孤立,安全环境日趋恶化,政府内外交困。以政府此时放低姿态、“痛苦让步”接受哈马斯换俘条件,意在化解外交孤立,争取主动。而哈马斯也正在努力寻求国际承认,增强其在巴内部谈判的筹码。以方和哈马斯换俘、缓和关系,也是在对巴当局施压。内塔尼亚胡和阿巴斯11日分别宣布愿举行会谈,推动重启和谈,最终和谈建巴国,成为近来中东动荡局势中的亮点。

        尽管以内阁批准换俘协议,但在实施前还要经议会及一系列法律程序批准。以任何公民和民间组织均有权上诉最高法院要求推翻这一决定。以巴局势的任何变数都可能中断换俘协议。

        (本报特拉维夫10月13日电 本报驻特拉维夫记者 陈克勤)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