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1年10月14日 星期五

    海关回应外贸热点问题

    作者: 《光明日报》( 2011年10月14日 10版)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今天就海关优化监管与服务和对外贸易增长情况举行新闻发布会。海关总署副署长鲁培军在发布会上发布数据称,中国贸易发展更加平衡,进口增长强劲,顺差收窄,对全球经济的拉动作用明显。鲁培军还对社会普遍关注的海关外贸领域热点问题进行了权威解答。 

        ●中国外贸对全球经济拉动作用明显

        据鲁培军介绍,今年前三季度,由于中国进口增速高出出口增速4个百分点,中国外贸顺差同比收窄10.6%,减少127亿美元,贸易顺差与外贸总值的比值为4%,同比降低1.6个百分点(2008、2009和2010年这一比值分别为11.6%、8.9%和6.2%),中国对外贸易向着更加平衡的方向发展,对全球经济拉动作用明显。

        今年前三季度我国对外贸易进出口增速为24.6%,仍然保持相对较高增速,明显快于同期我国GDP的增速,同时相比“十一五”期间我国年均15.9%的外贸增速也不低。

        ●预测今年中国外贸总值将超35000亿美元 

        据全国海关进出口监测预警系统的预测,今年全年我国外贸总值将超过35000亿美元,增长19%左右。全年贸易顺差大约是1700亿美元,略低于2010年或者基本持平,外贸进出口平衡发展的态势不会改变。

        鲁培军说,今年前三季度我国出口和进口的增幅都比去年同期回落十个百分点以上,主要原因在于去年同期高增长是恢复性增长。2009年,我国外贸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总体大幅下降,导致去年同比基数偏低。而今年的增长是去年增长基础上的自主性增长,增幅相对回落是合理的。

        ●第四季度制约外贸发展因素多

        鲁培军指出,第四季度制约我国外贸发展的不确定性因素比较多,主要表现:一是当前世界经济增长出现放缓迹象,欧美等经济发达体贸易保护主义有所抬头,国际市场环境变得更加复杂;二是人民币汇率波动加剧,将抑制外贸出口增长的空间;三是中小企业经营困难增多等等。尽管我国外贸面临着复杂和严峻的局面,我国制造业的核心竞争优势在短期内不会发生较大变化。我国作为全球第一大出口国和第二大进口国的地位仍然得到继续的巩固。

        ●部分加工贸易企业倒闭但未现倒闭潮 

        在回答记者关于“加工贸易企业出现‘倒闭潮’”现象的问题时,鲁培军指出,破产倒闭应该是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的一种正常现象。据了解,加工贸易企业因为生产、经营、管理等原因发生破产倒闭的现象确实存在,但是没有形成“倒闭潮”。当前对加工贸易企业而言,要更好地生存、发展关键是要转型升级。

        鲁培军同时澄清说,由于今年一般贸易快速增长,明显快于加工贸易,导致加工贸易在整体外贸中的比重出现了相对的下降。但是从绝对数来说,我国加工贸易仍然是保持着良好的发展态势。今年1-9月,我国加工贸易进出口额9616亿美元,同比增长14.8%。

        ●降低奢侈品关税应先确定概念和范围

        在回答记者提出的奢侈品降税问题时,鲁培军表示,这是近期社会比较关注的问题,也是有关主管部门比较重视的问题。对奢侈品实行高关税是国际通行做法,但哪些商品属于奢侈品,是随经济发展而不断变化的。鲁培军指出,应该首先科学确定某一个时期奢侈品的概念和范围,再根据实际情况决定采取哪种税收政策。

        ●赖昌星案侦查进展顺利

        对于人们关注的厦门特大走私案首犯赖昌星的情况,鲁培军介绍说,今年7月23日,厦门特大走私案的首要犯罪嫌疑人赖昌星被遣返回国,当天厦门海关缉私局以涉嫌走私普通货物罪依法对其执行逮捕。

        鲁培军表示,赖昌星归案后,海关缉私部门对其涉嫌走私犯罪事实开展了全面的查证工作,目前侦查工作进展顺利。案件经海关缉私部门依法侦查终结后,将移送检察机关审查起诉。该案的依法查办再次显示了党和政府打击走私、惩治腐败的坚定决心。法网恢恢,疏而不漏,任何走私犯罪必将受到法律的惩处。

        (本报北京10月13日电 本报记者 张 翼)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