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1年10月14日 星期五

    战鹰疗伤有“快手”

    作者:李广君 王 宇 刘向辉 《光明日报》( 2011年10月14日 13版)

        谁能让折翅战鹰快速“重生”?济南军区空军某部官兵,就有这种集速度和技术于一体的“盖世武功”。

        一个“抢”字重千钧

        去年初冬的一天,沿海某空域,两架战鹰在空中“搏斗”时受伤,急待抢修。检测评估、方案设计、制作工具、实施抢修……该部战伤抢修分队到达某沿海机场后,在最短时间内即完成对损伤战机的进气道唇口、全向雷达告警器制导波天线等损伤部位的抢修,使折翅战鹰很快重返蓝天。

        时间之于战伤抢修,是速度,也是胜利。现代空战,参战飞机的被击落与击伤的比例越来越大。有资料表明,二战空战中,美军战机被击落与击伤的比例是1:2;海湾战争期间,这个比例增长到1:9;在未来信息化战争中,飞机被击落与击伤的比例将超过1:20。

        战机损伤比越来越大,这就意味着谁掌握了战伤抢修技术,谁就掌握了战斗力的“倍增器”。资料显示,第四次中东战争,以色列空军在战争的第一周,共修复了100架战伤飞机,创造了96%的出动率,是埃及空军的两倍。假如以军没有战伤抢修能力,战争打到第8天,以空军就将完全丧失战斗力。

        尽管抢修有平战之别,但对“抢”的时间,当然是越短越好。为缩短抢修时间,济南军区空军某部制定了以机动抢修为主的配套文书,编写了飞机战伤抢修方案,同时,通过理论考核、实践操作等多道关口,挑选技术过硬官兵充实到抢修小分队,并制作4个车载抢修方舱,5部快速抢修小型化设备,提高抢修出动速度。

        伤到啥部位都能修

        在空战中,以不同航姿进行攻击或者做各种战术动作的飞机,在突遇导弹或其他武器袭击时,哪一个部位都有可能受伤。

        济南军区空军某部官兵曾与兄弟部队一道,接受了这样一次考核——快速对一架蒙皮受伤、起落架液压导管破裂、尾喷管炸裂等6处受伤的战机实施抢修。就在兄弟部队还在为传统方法无法实施紧急抢修发愁时,济南军区空军某部战伤抢修领军人物、工程师林宪源带领的8名官兵,已露出稳操胜券的微笑。他们亮出的绝招是:创新采用复合材料、导管快速冷压接和高抗剪抽钉等新技术,快速完成战伤飞机蒙皮、液压导管和尾喷管的修复。这些第一次在战伤抢修演练中使用的新技术,帮助他们在考核中夺得桂冠。

        伤到什么部位都能修,说来容易做来难,难就难在战机受伤带有偶然性和无规律性,且不同机种机型、同一种机型的不同部位,抢修的工序和工艺都不一样。为做到“伤到什么部位都能修”,济南军区空军某部深入调研现役战机的各个机型和机种结构、材料,把各种战机的构造、材料等都烂熟于心,精准地掌握了不同战机不同部位战伤抢修的工序和工艺。

        人累倒下也无怨

        战伤抢修是在炮火连天的野外展开的,常常遭遇无水、无电、无厂房的恶劣环境。战伤飞机抢修分队官兵,堪称“离战争硝烟最近的机务兵”。

        今年,齐鲁大地遭遇近200年一遇的特大旱灾。一架执行人工增雨任务的运输机突遇鸟撞,机翼受伤。人工增雨气象条件稍纵即逝。为不贻误战机,济南军区空军某部战伤飞机抢修小分队官兵连续工作19个小时,保证了增雨运输机按时上天。该部政委丁继勇说,战伤抢修下的都是死命令。我们机务兵有这样的传统:人累趴下了,也要把战鹰扛上蓝天。

        为减轻抢修的劳动强度,他们与有关院校联合研制适用于我军各型战机的《智能化飞机战伤评估系统》。这个系统人机交互性好,输入损伤部位、损伤类型和损伤尺寸等信息后,系统自动评估,会给出最佳评估方案,极大地提高了实战抢修效率。

        敢于吃苦才能创造非凡战绩。自2004年以来,该部紧贴未来战争特点和实战要求,经常在“三无”(无水、无电、无厂房)条件下,组织在不同环境、多变气象和不同作战背景下快速抢修演练,曾荣获“空军战损伤抢修演练第一名”,还圆满完成抗震救灾等多次应急保障任务。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