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1年10月12日 星期三

    开学第一讲

    川大的学生要有追求

    谢和平 中国工程院院士 四川大学校长

    作者: 《光明日报》( 2011年10月12日 06版)

        在去年的开学典礼上,我对新生们讲:进入川大的学生首先要有梦想。在今天开学的第一堂课上,我想对同学们讲:。

        始终去追求“仰副国家、心系社会”的责任担当。百余年前,在四川大学的前身锦江书院,时任书院院长的于德培,曾撰写了一幅楹联:“有补于天地曰功,有益于世教曰名,有精神之谓富,有廉耻之谓贵”。历代川大人对“功名富贵”的理解,正体现了敢于担当的价值追求。在座的很多同学都是90后,希望你们从现在开始就学会担当,既关心自己,更关心他人;既关注自我,更关注社会,担当起对父母、对家庭、对社会、对党和国家的责任。

        始终去追求“厚德博学,虚心从善”的人文境界。在115年的办学历程中,川大形成了深厚的人文底蕴,拥有丰富的文化资源。同学们可以在“人文素质课”和“川大大讲堂”上,感悟中华文化的魅力;可以到博物馆、图书馆、档案馆和校史馆,参观珍贵文物、阅读古籍文献,领略传统文化的精髓;可以漫步历史文化长廊,品味川大文化的厚重;可以到心理健康教育中心,预约门诊式心理咨询,汲取心灵的养分;还可以感受辅导员、班主任、导师与全职教导员“四位一体”的管理服务新体系。努力使自己多一份人文气质,多一些人文修养,有知识、更有文化,有智慧、更有责任。

        始终去追求“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包容态度。“海纳百川,有容乃大”是川大的校训,它告诉同学们:大海因为总是处于低处,才能容纳百川;大学只有包容多样文明,才能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社会精英。我们与美、英、德等12个国家的知名大学开展了50余个学生联合培养项目,定期举办跨文化夏令营、冬令营,力争使同学们至少有一次海外交流经历;通过引进海外高端教师,使同学们在校园里可以直接聆听一流大师的课程。希望你们努力培养自己包容多样文化的胸怀,不断提升跨文化交流的能力。

        始终去追求“崇尚学术、求真求知”的科学精神。川大构建完善了体现精英教育、个性化教育、全面发展教育的“323+X”创新人才培养体系,最大限度地发掘同学们的天赋、潜质,努力为每个同学提供真正适合自己的教育;我们每位教授、博导都会为同学们精心上好一门课、做好一场高水平学术讲座;全校的实验室和仪器设备,全面面向本科生开放,鼓励你们进科研、进课题组、进实验室,去感受科研氛围、提高创新能力;同时,学校创新创业园区还将为你们进行创业尝试提供条件保障,支持同学们自由探索、异想天开。希望你们充分利用这些丰富、优质的资源,充分发掘自己的兴趣、特长,努力促进自由全面发展。

        (本文摘自谢和平在四川大学2011级本科生开学典礼上的讲话,有删节)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