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1年10月12日 星期三

    专家感言

    学术的生命在于创新

    ——入选2010年《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有感

    作者:黄灵庚 《光明日报》( 2011年10月12日 13版)

        拙作《楚辞与简帛文献》入选2010年《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我深感荣幸。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领导小组通过资助出版《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这样的方式发掘、表彰学术精品,意义十分重大,对于弘扬严谨的学术研究风气、繁荣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将起到重要作用。

        我从事楚辞研究已40余年,可以说耗尽了毕生精力。自1998年以来,先后承担了4项以研究楚辞为内容的国家社科基金课题,其中2项结题获优秀。总结多年的楚辞研究经历,我的体会是:做学术研究,一是要专注,咬定一个研究目标不放松,心无旁骛、全力以赴,哪怕付出10年、20年的精力也在所不惜。因为一个人的精力毕竟是有限的,研究摊子铺得过大、过广,什么都想尝试,则将一事无成。二是要创新,既尊重前人的研究基础,又不重复前人已有结论,敢于超越前人,有真正属于自己的、经得起时间检验的创新内容——学术的生命在于创新,在于不断地向更高、更远的目标追求,否则,愧对学术,枉费精力,绝不可能久传于后世。

        楚辞学是一门历史悠久的传统学问,自汉代以来一直是“显学”,历代著作如林。但是,长期以来,楚辞学研究特别是文献研究处于停滞状态,很难有所突破。主要原因在于文献缺失,能够参证的图书资料实在太少,且多为前人反复征引、论述。当代楚辞学研究要有所突破,必须有新发现,在挖掘新材料方面下功夫。近30年来新出土的战国、秦汉简帛材料,为当今楚辞研究提供了全新的文献依据。这是新时代、新发现赋予当今学者的优越条件,拙作《楚辞与简帛文献》,正是占了这个时代的“便宜”。我算是时代的“幸运儿”,读到了前代学者所未曾读到过的大量出土简帛材料。随着出土材料不断被发现,可以参证的内容也越来越丰富,楚辞里的许多“秘密”也将逐渐显白于世。如,楚文化的源头到底在东还是西,历来众说纷纭。清华简《楚居》出版以后,可以发现楚国先祖季连原是殷王盘庚的赘婿,楚文化和商文化有很多相同之处:兄死弟及而不传嫡子;屡屡迁都,乃至都无定所;崇尚凤鸟,尚左尚东尚赤,等等。这说明商、楚有共同的文化渊源,而与源于西方的夏、周文化不甚相合。从这个意义说,这项成果也是阶段性的,学术研究更是无止境的。

        《楚辞与简帛文献》这项成果的意义还在于:告示学人研究楚辞必须运用战国楚地出土的简帛文献、秦汉简帛文献以及战国时期楚帛画、楚文物等新发现、新材料,对传世楚辞文献,从文字、文学、文化、宗教、历史等方面进行全面研讨,为新时期《楚辞》研究开拓了一条新途径。这部书虽说是我第三项国家社科基金课题的结项成果,实是前两项国家社科基金课题成果的延伸、扩展,更是我一生楚辞研究的积累,绝不是三年时间可以成就的。书内某些考证条目,上世纪80年代就已确立了,后来充分利用出土简帛材料,不断修订、补充、完善,最后才形成现在的面貌。基础科学研究,需要定心静气,摒弃外来一切诱惑,做好长时期的学术积累的准备。这中间有许多步骤,每一步都省略不得,都必须老老实实、一步一个脚印去完成,而切忌急功近利,投机取巧。古人云,“耐得寂寞”、“刊落声华”,或云,“板凳甘坐十年冷,文章不写一句空”。这些至理名言,依然应该是今天从事学术研究的座右铭。

        这项成果今年5月底由人民出版社出版后,引起学界热烈反响。诚然,这项成果并非十全十美,还存在很多有待完善、改正之处。好在我的第四项国家社科基金重点课题“楚辞文献精萃汇刊与研究”和这个成果的内容也有部分关联。我将在已有基础上深入研究,奉献学术精品,争取再次进入《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

        (作者为浙江师范大学教授)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