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黄金周已过,城乡文化味犹浓。
今年国庆节起,石家庄美术馆珍宝厅免费向大众开放,众多市民来到这里赏字画、看陶瓷,接受艺术的熏陶。国庆期间,上海每天举办145场免费的文化活动,在20余个社区文化中心,外来务工人员免费看到了《建党伟业》、《十月围城》、《风声》等国产大片。
文化氛围浓郁的国庆是我国文化建设成就的一个缩影。近年来,我国文化体制改革逐步深入,公益性文化事业和经营性文化产业同步协调发展,精品力作迭出、亮点频频,形成了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良好局面。
文化体制:改革绘就绚丽画卷
在中央统一部署要求下,近年来,各地各部门结合自身实际,探索切实有效的改革措施和路径,不断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进一步解放和发展了文化生产力,逐步形成了有利于文化发展的机制体制,建立了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文化市场体系,一批既叫好又叫座的精品力作相继推出。在文化体制改革的推动下,一幅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绚丽画卷,正在神州大地徐徐展开:
——2010年底,中央各部门出版社转企改制工作如期完成,这些规模不等的“小舢板”迈出了与市场接轨的第一步,它们将在市场竞争中不断整合,变成实力强大的“航空母舰”。
——“十一五”以来,电影企业股份制集团化改革、电影院线制改革和农村电影放映工程先后实施,这为中国电影产业化搭建了坚实平台,中国电影产业服务不断升级,票房飘红,迎来了“黄金机遇期”。
——514家国有文艺院团已经或正在完成转企改制,龙头演艺企业迅速成长,艺术家在市场大潮中完成了新的蜕变,优秀作品相继亮相。
在改革过程中,一些地方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如安徽提出“改革不是卸包袱”,在文化体制改革过程中,保障改革所有利益相关者的基本权益,同时在尊重文化规律基础上有序改革。
文化事业:惠民阳光洒遍每个角落
十六大以来,在党中央领导下,各地各有关部门按照公益性、基本性、均等性和便利性的原则要求,坚持以政府为主导、以公共财政为支撑、以基层特别是农村为重点,大力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
今天本报在12版推出“发展报告·辽宁篇”,敬请关注。
为了让更多百姓在家门口享受优质文化服务,全国博物馆、纪念馆、美术馆、公共图书馆、文化馆不断加大免费开放力度。从2003年起,杭州图书馆对所有人,包括乞讨者、拾荒者免费开放,今年年初这则旧闻引来了阵阵好评,有公益设施面前阳光均等的温度。
根据安排,2011年底之前,国家级、省级美术馆将全部向公众免费开放,全国所有公共图书馆、文化馆(站)实现无障碍、零门槛进入,公共空间设施场地全部免费开放,所提供的基本服务项目全面免费。届时,公共文化事业的温暖阳光将照亮更多人的生活。
为了给群众提供更好的文化服务,一些地方进行了卓有成效地探索。如山东主动顺应老百姓的消费习惯、文化需求,量体裁衣升级公共文化服务内容,服务对象不断向基层、向农村、向普通群众倾斜,在建设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上迈出了新步伐。
文化产业:竞争助推百舸争流
为加快文化产业发展,中央财政设立了“扶持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并对出版业、动漫和电影企业在税收上给予优惠,为文化企业提供贷款便利;国务院发布的《关于非公有资本进入文化产业的若干决定》,为非公有制文化企业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政策环境和平等竞争机会。目前一些已经完成转企改制的文化企业,开始在“跨媒体、跨地区、跨行业”上迈出重要步伐,我国已初步形成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文化产业格局。
各地也纷纷出台措施,推动和支持文化产业发展,并做了一些有益探索。如江苏以高新技术提升文化产业质量,将重要的前瞻性技术纳入发展规划,通过打造龙头企业带动文化产业发展,在发展文化产业上走出了一条新路。
随着我国文化建设的不断推进,文化和每个人的生活贴得越来越近,人们越来越深刻地感受到,文化是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是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精神和灵魂,是国家发展和民族振兴的强大力量,深入推进文化体制改革,推动文化建设和经济建设、政治建设协调发展,已成为实现科学发展的必然要求。
为展示各地推动文化建设新成效、新经验,本报从今天起推出大型系列报道“文化中国发展报告”。该系列报道以图文并茂的方式,集中、生动、全面、客观地展现全国各地文化发展亮点,展示它们在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方面的积极探索和宝贵经验。
(本报记者 谢 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