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剧院应该建立自己的风格。这种风格主要是通过自己的保留剧目、经典剧目体现出来的。这次看了国家京剧院、中国国家话剧院和中国儿童艺术剧院的演出,感到几个剧院在剧目安排上都经过了认真的思考,都考虑到剧院发展和剧院风格的建立这些重要的目标。上世纪60年代,中央实验话剧院经常演古典的和外国的戏,青艺则常演现代的和探索性的戏,在不同剧目的演出中逐步形成了剧院的鲜明风格。现在两个剧院合并为国家话剧院,应该兼具两者之长。剧院关注表现现实生活的题材,继承发扬了中国话剧的战斗的传统。《问苍茫》如剧名一样,写得很尖锐,也很深沉。还有名著改编的《四世同堂》也有特点。这次国家话剧院和中国儿童艺术剧院演出的外国戏和根据外国作品改编的戏,艺术质量都较高,不但丰富了剧目题材,而且也会给我们的原创戏剧以启示和有益的借鉴。如《深度灼伤》对人性的挖掘,《肖邦》对细致感情的表现,《皮皮·长袜子》孩子个性的突出,都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都值得研究总结。有这样几类剧目,有王晓鹰、查明哲、田沁鑫等有实力的导演起到骨干作用,如能在每部作品的创作上都做得更精致,国家话剧院风格的形成是可以期待的。
从中国儿艺的剧目看,他们正处于创作的旺盛期,创作的观念更加开放。我看到这些戏都受到孩子们的欢迎。演出形式适应孩子的审美需要,这是很关键的。但正如周予援院长所说,儿童剧要得到孩子、家长、专家各方面的肯定,难度确实是很大的。儿童剧要讲教育作用,但不能直白,不能僵化,也不能太“深沉”。所以儿童剧如何发挥教育作用,儿童剧的艺术价值如何体现等等,还需要在实践中不断进行探索。
国家京剧院有强大的演员阵容,有雄厚的演出实力,所以如何选择剧目是一个最关键的问题。从这次展演看,他们以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改编和创作的优秀剧目作为经常演出的基础,并有计划地逐步增加新的剧目。这一思路是符合实际的。新剧目创作难度较大,应从剧本文学抓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