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1年10月10日 星期一

    文献电视片《辛亥革命》史实准确评价到位

    作者: 《光明日报》( 2011年10月10日 04版)

        为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黄金时间播出了六集文献电视片《辛亥革命》。文献片由《国难深重》、《革命同盟》、《烽火四起》、《武昌首义》、《艰难顿挫》、《复兴新途》六集组成,反映了辛亥革命发生的背景、艰难历程以及中国共产党同国民党亲密合作,共同推动革命向前发展的史实,在观众中引起强烈反响。

        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前所长张海鹏认为,文献片《辛亥革命》紧紧围绕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富裕这一鲜明主题,既系统展现辛亥革命的伟大历史意义,又深刻总结辛亥革命失败的原因和教训;既充分肯定以孙中山为代表的民主革命派的重要历史贡献,又客观反映民族资产阶级自身的软弱性与妥协性,深刻揭示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领导和团结中国各族人民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清华大学教授齐晶认为,该片把历史逻辑和理论思维结合起来,把宏观展现与微观聚焦结合起来,把时代情景与国际环境结合起来,既勾勒出辛亥时期中国历史演进的整体线索和主要阶段,又紧扣这一时期历史转换的关键节点,以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进行准确评价。比如,以专家访谈的形式深入阐释了帝国主义侵略给中国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尖锐的阶级矛盾、“三民主义”思想提出的重要意义、武昌首义的历史作用、辛亥革命失败的原因、孙中山“联俄联共”思想转变的原因等等,引发人们深入思考,增强了该片的说服力。

        青年教师刘刚说,该片注重紧密联系当前思想理论领域的实际,对一些深层次问题作出有说服力的回答。比如,以翔实的资料和生动的事例,从正面回答了为什么要革命而不要改良,为什么多党制、议会制等西方民主政治在中国行不通,为什么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救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等一系列重大问题,驳斥了那些“否定革命”、“鼓吹改良”、“宪政救国”等错误观点,有较强的思想性和针对性。

        北京林业大学学生卞晓玉则赞誉该片形式活泼、语言生动。她说,《辛亥革命》深入挖掘了大量历史素材,包括通史、专史、传记、回忆录、日记、年谱、资料汇编和研究成果等,注重用鲜活的故事、典型的事例来表达,用丰富的文献、翔实的史料来展现,用感人的细节来讲述,形象生动、引人入胜,做到了思想性、知识性和艺术性、观赏性的统一。

        南开大学历史学院教授侯杰说,这部文献电视片并没有因为要突出可视性和观赏性就不加辨别地承袭旧说。如坊间有这样一种说法,在武昌起义之后,黎元洪被革命党人从床铺底下捉出来,押到湖北军政府,逼上都督宝座,成为“床下都督”。尽管黎元洪出任湖北军政府都督,显得有几分被动,但若坚称他是被革命党人从床下拉出来的,实为以讹传讹。这一点需要澄清。“床下都督”的帽子是胡汉民为他戴上的,早就遭到台湾专家学者的质疑和批评。大陆学者最近发现,革命的下级军官在武昌首义前的三月即已决定推选黎元洪为鄂军都督。正是基于对最新研究成果的广泛吸收,类似“床下都督”这样的戏说历史,均不被该文献电视片采信,从而保证了对重要历史事件、人物的评说更加客观公正,提高了科学性,增强了可信度。

        (本报记者 苏丽萍)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