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七大以来,我国影视创作开始进入一个跨越式发展的时期,在思想、艺术上都日臻成熟,显示出时代和艺术的进步,向世界展示了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中国人民丰富而美好的心灵世界。
迈入影视大国
现在,我国已经名副其实地成为世界第一电视剧生产大国、播出大国。据统计,目前中国共有1964个电视频道,其中播放电视剧的频道有1764个,占总数的89.4%,国产电视剧播出数量连续7年稳定在1万集以上,观赏电视剧已成为广大人民群众不可或缺的精神生活方式。电影方面,2010年中国电影票房突破百亿元,实现了50%的同比增长,并以年产526部故事片、16部动画片、16部纪录片、54部科教片、9部特种片的佳绩,跃升为世界第三大电影生产国。
主旋律唱得更响亮
进入新世纪,随着影视生产力的快速提高,越来越多的影视作品走进观众的视野。重大革命历史题材、军事题材、农村题材电视剧成为荧屏主角。值得一提的是,主旋律影视作品越来越多,制作水平越来越高。主旋律作品逐步从政策图解走向审美自觉,呈现出多姿多彩的局面,这是目前中国影视创作日渐成熟乃至繁荣的一大标志。
在不断的探索中,中国电视剧创作在弘扬主旋律上尝试走出了多条发展之路——囊括第27届“飞天奖”长篇电视剧一等奖、优秀导演和优秀编剧三项大奖的《士兵突击》,让纯朴的许三多产生了感动中国的效应;与之同时获奖的家庭伦理剧《金婚》,展示了一对夫妻50年的琐碎生活,温情的色彩缔造了又一收视奇迹;荣获第28届“飞天奖”长篇电视剧特别奖的《解放》则深情地回望了新中国浴火而生的岁月,仿佛一部人民战争的艺术史诗,有力地弘扬了“解放精神”。
电影方面,第14届华表奖获奖影片《建国大业》和《建党伟业》开创并延续了“全明星阵容+市场化营销”的运作模式,很好地将主流价值观和市场相结合,契合了当下观众的审美需求,在缔造了不俗的票房成绩的同时,为主旋律影片探索出了一条全新的创作模式。
“三贴近”催生优秀作品
近几年,现实题材作品不但在数量上占据明显的优势,而且在表现生活的深度和广度方面也有了进一步突破,产生了一大批贴近生活、贴近群众、贴近实际的优秀作品。
电视剧方面,获得“飞天奖”的《戈壁母亲》、《闯关东》、《潜伏》等不同题材的作品,从各自不同的维度实现与现实和观众的连接。《戈壁母亲》从小人物的视点来看大时代的变迁,以一位母亲命运的独特视角谱写了英雄创业精神的悲壮而又激昂的赞歌;《闯关东》融史诗性与传奇性于一炉,通过底层百姓的生活和命运,形象地展现了一百多年前山东人“闯关东”的移民历史;《潜伏》则突破了谍战剧的传统模式,在人物关系充满戏剧性的演变过程中,寄寓了对于理想和信仰的执著追求,展现出极为丰富厚重的人性内涵。
电影方面,获得第14届“华表奖”的《唐山大地震》作为一部有着平民史诗风范的主流电影力作,坚持社会责任与主流情感相统一,坚持本土化的故事元素,是中国电影实践“三贴近”创作原则的一个重要收获,创造了6.73亿元国产电影最高票房的新纪录。
此外,《孔子》、《赵氏孤儿》、《山楂树之恋》等影片,无不从本土文化土壤中吸纳养分,合理借鉴国际经验,使国产影片呈现出本土特色鲜明、原创力充沛、历史与文化厚度不断加强的崭新气象。而以《杜拉拉升职记》、《海洋天堂》、《东风雨》、《人在囧途》、《80后》等为代表的一大批中小成本影片,立足本土文化、创新创作观念、关注现实生活、贴近观众需求、丰富表现角度,开创了新的电影语言类型与文本样式。所有这些,标志着中国影视创作正向多层次、多类别、多样化发展转变,逐步走向丰富、合理、成熟的产品结构体系。
迈出国门 走向世界
中国影视作品在赢得国内观众喜爱的同时,近年来也开始大步迈出国门,走向世界。《士兵突击》在日本得到广泛好评,《忠诚》、《最高利益》、《省委书记》等反腐剧在越南等国家广受欢迎,《李小龙传奇》发行到欧洲、美洲、亚洲的20多个国家和地区,创下多项中国电视节目海外销售的纪录。电影方面,《喜羊羊与灰太狼之虎虎生威》、《黑猫警长》等十余部国产动画电影也开始在国际电影市场中赢得一席之地,国产电影2010年的海外销售收入达35.17亿元。(本报见习记者 韩业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