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8日下午,记者驱车自宁夏灵武市市区南行,在凹凸不平、泥泞难行的公路上行驶了四五十分钟,才来到位于郝家桥镇大泉村的大泉回民小学。进入记者视野的是宽敞的大操场、整洁的校园和漂亮的二层教学楼。
“教育均衡发展是我们的共同目标和期待”——挂在教学楼大门上方的这个横幅,吸引了记者的目光。均衡发展,这确实是个社会各界普遍关注的问题,记者的采访也就此展开。在这所有18位教师、303名学生的村小学里记者看到,许多教学设施比城市学校毫不逊色。足球场、篮球架、乒乓球案一应俱全,均已达标。
在这个回民小学当了5年校长的李海学告诉记者,学校的教学楼是2001年建成的,现有8000册藏书,订了包括光明日报、中国教育报在内的7种报刊,每个班都配备了多媒体教学设施,远程教学让这个远离城市的乡村小学受益颇多。2009年,学校还通了暖气,告别了烧煤炉的历史。所有这些,都极大地改善了办学条件。学校还免费接送路远的学生,对贫困学生给予救助。通过这些事例和数据,可以看出宁夏各级党委、政府为教育均衡发展所作出的各种努力。
不仅如此,据李海学校长介绍,全校教师均有大专以上学历,其中6人还通过在职进修取得了本科学历。而每周都开展的听课、评课、说课等教研活动,更是使所有教师都能保持教学活力、不断提高业务水平。高质量的师资队伍,为提高教学质量提供了有力的保障,而“四免两补”则确保家境贫寒的学生能够坚持正常学习。李海学校长告诉记者,这所回民小学,是宁夏最早实行免费教育的学校之一。学校的入学率、巩固率、升学率多年都保持在百分之百,自2002年以来,再没有学生辍学。据老师们说,与以前相比,各级领导对学校的关心也不断增加。自治区教育厅的领导平均每两年就会来一次,而灵武市的领导每年都会来。
记者问:你们还有什么愿望和要求?
李海学校长回答:我们希望再配个语音室,以方便师生学习英语和普通话,也希望再增加一些体育器材,特别希望将操场硬化,如果能改成塑胶操场就更好了!
由于城乡差别的存在,要真正实现教育均衡发展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记者在这里欣喜地看到,这个差别并非牢不可破,已有缩小的趋势。李海学校长告诉记者,他们与城市学校的平均考试成绩曾经相差16分,现在则减到了10分。他充满信心地说,如果我们进一步改善教学、如果学生家长能够给予更好的配合,我们还可以再缩小差距!
“教育均衡发展是我们的共同目标和期待!”记者记住了这句话。
本报记者 庄电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