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11年黑龙江省农村工作会议上,黑龙江省委、省政府隆重表彰了11位建国以来“黑龙江省农业科技功勋奖”的获得者,其中大豆专家王金陵、农机专家蒋亦元、环境专家何万云、乳品专家骆承庠和小麦专家佟明耀这五位功勋人士都来自同一个地方——东北农业大学。消息传出,许多人惊讶,黑龙江省从事农业工作的科技人员数以万计,在广袤的龙江大地上更分布着70余家涉农科研院所,缘何东北农业大学能够群获殊荣呢?
东北农业大学作为中国共产党亲手创办的第一所高等农业学府,自成立之日起,即以“建设新型社会主义大学”为办学目标,胸怀“以天下为己任”的光荣使命,自觉将自己融于国家和社会的发展浪潮中,为国家培育出一批又一批重大科技成果,为社会培养了一代又一代栋梁之才。成就辉煌的事业,离不开伟大的精神。诚如东北农业大学党委书记、校长徐梅所说,“半个多世纪以来,东农虽几经变迁,但即使在十分困难的条件下,仍能不断发展、并始终站在国家农业发展的前沿,正是因为有了以王金陵、蒋亦元、何万云、骆承庠和佟明耀为代表的东农人身上那种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的东农精神的引领,还有老一辈领航者‘聚大师’人才观引领下的精英辈出,这是东北农业大学能够持续发展、不断跨越的根本原因和动力支撑。全体东农人只有以‘五老’为榜样,秉承东农精神,共同携手,才能更好更快地实现高水平农业大学的建设目标,才能为国家农业发展再立新功!”
敢为天下先
大学精神之特质
创新是一个民族发展的动力和源泉,大学既是文化、知识、理念的传承者和发扬者,更是创新者和缔造者。“敢为天下先”的创新精神不仅能使一所大学获得旺盛的生命力和不竭的奋进力,更重要的是它能够保障大学更好地完成推动社会发展的使命。
回望东农的历史,无论是老校长刘达初创东农时“建大楼、聚大师、购设备”建设一流大学和百年树人理念的提出,还是而后学校“鉴苏联、行教改”成为全国农业高校学习的典范;不论是学校作为首批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的地方院校,在全国农业高校中率先为农村培养科技带头人的举动,抑或是创造性提出的,被列为黑龙江省委、省政府十项利民行动之一的“村村大学生计划”的落地……学校的众多成就源于“敢于第一个吃螃蟹”的勇气,“敢为天下先”已成为“东农精神”中最为突出的特质。
上个世纪80年代,学校就率先于全国农林院校创建了生物工程专业,并通过实行“3+1”培养模式、建立创新基地、提供创新基金、免试推荐研究生等方式培养出了获国际第三届GENOWAY转基因科技大奖及2003年度“中国十大科技新闻人物”的周琪、从事试管婴儿研究的我国第一个生物工程女博士夏平、世界首例胚胎细胞克隆猴的主要完成者孟励、世界首例基因敲除猪的主要完成者赖良学、世界首例克隆骡子的主要完成者李光鹏、世界首例克隆雪貂的主要完成者李子义、转基因体细胞克隆山羊的主要完成者邹贤刚等一批站在世界科技前沿的创新型人才。
与此同时,学校创建了国内第一个畜产品加工专业,组建了全国第一个食品科学系,建立了国内第一个动物食品加工博士点,被誉为我国乳业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的旗舰。在我国位列前十的乳业集团中,有8个是由东农培养的博士或硕士担任技术总监;在首届中国乳品加工业“十大杰出科技人物”中,东农毕业生陈历俊、张和平、郭本恒、霍贵成4人名列其中,是东农学子撑起了中国乳业的半壁江山。
近年来,学校又选准方向,将奶业、大豆研究确定为优先发展领域,全力打造中国大豆和乳业的“硅谷”。一举建成了国家唯一的乳品科学重点实验室,对构筑全国最强的乳业研发基地,加快黑龙江省产业结构调整,实施“奶业振兴计划”及老工业基地振兴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2009年春天,为更好地服务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学校在全国高校率先实行“校地联动、团队挂职、覆盖县乡、全面服务”的支农新模式,遴选33名学有所长、年富力强的中青年专家,深入当地基层乡镇村屯开展科技服务。这种模式不仅可以使书本知识、实验数据和生产实践有效对接,而且能将科研成果迅速转化,加速了科技成果和社会服务深入农业生产第一线的通道,为服务“三农”注入了活力。
丹心向家国
大学精神之灵魂
东农为国兴而建,东农人为国盛而学。在漫长的岁月里,以王金陵、何万云、骆承庠、蒋亦元、佟明耀等为杰出代表的广大东农人与祖国同浮沉、共命运,他们自觉地将所从事的专业与国家的前途和社会的前行密切地结合在一起,其生命轨迹始终同祖国农业的发展历程相依相随。
1957年,在日本九州大学研究所进修的乳品专家骆承庠偶遇随中国农业代表团赴日考察的刘达,受到刘达院长的力邀后,满怀赤子之心的骆承庠毅然作出决定,提前回归祖国。从踏上东农的土地起,他就几十年如一日地耕耘、奉献,就算“文革”时饱经磨难,亦无半句怨言。骆承庠总是深情地说:“身为中国人,理应为祖国多做一点工作,多创造一些财富。我小时候读书,日本人就打进来,我们为躲避战乱到处流亡。亡国奴的日子不好过,所以要加倍努力使祖国富强,受些磨难也没什么。”1978年,许振英先生应邀作为中国科学家代表前去西班牙马德里参加第三届国际家畜饲养学术会议。会议开幕那天,在大礼堂广场升起的参会国旗中竟出现了“青天白日”旗。见状,许振英先生当即提出严正的抗议,并带领中方代表团全体拒绝入场。直到主办方改挂五星红旗后,他才带领大家入场参会。在当天举行的晚宴上,许振英积极向同行们介绍中国畜牧业的发展现状,增进了国际学术界对中国的了解。特别是许老一口流利的英语、不卑不亢的学者风度,体现了一位科学工作者忠贞的爱国情感及服膺真理的科学家风范,让在场的国际友人印象深刻、顿生敬意。
像许老、骆老这样丹心向家国的东农人绝非个例。留洋博士刘忠华等也怀着一颗拳拳赤子之心,放弃了国外优越的工作、生活条件,毅然回到祖国、母校。在这些感人行为的背后,无疑是忠贞不渝的爱国精神,堪为东农精神之魂。
在东农奋斗了60多年的何万云教授,今年虽已逾90高龄,却始终关注着黑龙江乃至全国现代化农业的建设和发展,其间,一名老知识分子的拳拳报国之心充分显现。就在近日,何老不顾年高体弱,仍然通过多方调研,写出了《黑土宣言——哈大齐工业走廊黑土地保护与利用》,诚挚地提交给省市领导,这份报告立即得到了相关部门的重视与关注,并已获批复,项目正在论证,即将实施。
谷底亦登攀
大学精神之品格
逆境不馁、守之弥坚,是成就事业必须具备的优秀品格,是一所大学凝聚力和奋进力的突出表现。翻开东北农业大学的校史,人们总是能读到学校于坎坷之路上跋涉、在风雨中求索的篇章。当国家蓬勃发展之时,东农人全力拼搏、勤耕不辍,铸就了艰苦奋斗的文化传统;在国家遭遇困难的时候,他们逆境不馁、守之弥坚,丰盈着东农自强不息的精神品格。
“文革”中,许振英先生受到了不公正待遇,但凭着对科学的执著追求和对祖国未来的高度责任心,他在6平方米的草屋内,常年以缝纫机或水缸盖为工作台,翻译了数十万字的资料,在水缸盖上制定了我国的“畜禽饲养标准”和“饲料成分表”,总结归纳中外猪育种经验,批判以李森科理论为指导的育种体系,剖析了西方国家育种中不合理的成分,构思了育种设想,为后来哈白猪、三江白猪的成功选育奠定了理论基础。期间,在别人的白眼下,冒着被批斗的危险举办了三期全国猪育种培训班,培训学员200余名,这些学员多数已成为各农业高校的学科带头人。在业内被誉为“北国一憨叟”的许振英先生热爱祖国,不畏政治风潮,敢于坚持真理的科学精神,影响着一代又一代东农学子。
十年动乱期间,农学系教授王金陵被扣上“资产阶级反动学术权威”的大帽子,被赶到香兰农场的“牛棚”劳动改造,每天住在一个冬季滴水成冰的小屋里,夜里戴着皮帽睡觉。但这一切丝毫没有动摇他的信念,没有实验室,就和同事们利用一个多年失修的老羊圈,用土坯垫上几块木板当作实验台,忘我工作。经过十几年的辛勤试验和筛选,先后成功培育了“东农34号”和“东农36号”大豆品种,打破了我国高纬度大豆栽培的禁区,把我国大豆种植北界向北推进了100公里。他在此期间建立的大豆生态理论,为大豆区划、大豆栽培、引种和育种提供了理论基础,成为国内外大豆生态研究的经典性文献。2009年,在北京召开的第8届世界大豆研究大会上,首次设立了世界大豆研究大会奖,王金陵教授因在大豆研究领域的卓越贡献,成为首批获此殊荣的五位学者中唯一的中国科学家。
1973年,农学系李景华副教授为了能找到一块比较稳定的实验基地,他借“开门搞实验”之机,全家迁往呼兰县城镇公社富强大队落户。一间破旧的废车库,冬不挡风,夏不避雨,却成了他4年理想的实验室兼住房。他晨耕夕做,精心试验,提出了“利用马铃薯实生种子结下的实生薯留种防止退化”的理论,培育出了我国第一代马铃薯极早熟品种“东农303”。在他的带领下,富强村也成了呼兰县的富裕村,成为黑龙江省马铃薯良种试验基地,每年种植良种200公顷,提供种薯500万公斤,农民仅此一项年人均收入就达3000元。吃水不忘打井人,为表达对他的怀念和崇敬之情,在李景华先生逝世两周年之际,富强村村民自发地在村头为其树起一座“教授的丰碑”。
倾力育英才
大学精神之本质
大学的根本任务在于育人,学校最主要的产品就是人才,人才的质量关乎学校建设发展的兴衰成败,必须精益求精,坚持质量第一的理念。东北农业大学深谙其理,在人才培养上孜孜求索。校园里,不论是大名鼎鼎的院士,还是普普通通的教员,如何更好地培育学生“成长成才”是他们心中永远的责任。
著名的大豆育种专家、农业教育家王金陵先生坚持科研不忘育人,严格要求学生,热情地帮助中青年教师指明科研方向,毫无保留地把自己的知识传授给年轻一代。他培养的学生,像原中国农科院院长王连铮、中国大豆研究会理事长常汝镇、中国农科院研究员李新海、世界大豆研究会常务理事邱丽娟等,已成为我国大豆产业发展的领军人物。王先生曾做过一个比喻:“我是一条老泥鳅,你们都是小泥鳅,只要我在你们中间一转,你们身上就有腥味了”。王金陵先生始终发挥着“老泥鳅”的作用,其思想和精神已深深影响着年轻一代,被后生传承。
中国工程院院士蒋亦元由于在创新能力、指导思想及科研方法论、团队精神以及横向合作等诸多方面都有自己独特的见解,使诸多学子因为仰慕蒋亦元而走进农业工程的学术领域。为此,蒋亦元更是治学严谨、精益求精,以一生的行动践行着“生命不息、奋斗不止”的育人理念。2001年,被确诊患胃癌后的蒋亦元依然表现出超乎常人想象的顽强,他几乎没有停止过工作,依旧做学问、当参谋、带学生,活跃在教学科研第一线,为年轻一代的成长不畏辛劳,于病榻中还培养出3名博士后、3名博士和1名硕士。如今其弟子中的多人都已成为国内外知名的学者,可谓群星璀璨。在蒋亦元的家里和他的办公室中都挂着与学生们的合影,并冠以“母以子贵,师以生荣”的标题。他把发现和培养人才视为自己毕生科学工作中最大的成就,传递着东农人令人尊敬和歌颂的“师道”与“师德”。
在老一辈的熏染与感召下,东农涌现出一大批国家级教学名师、龙江学者等整体素质优、教研能力强、科技成果众、思想境界高的新一代东农师者,他们接过师长的衣钵,在育人的殿堂里传递不灭的薪火。建校至今,学校已累计培养各级各类学生10多万人,其中既有一批站在世界科技前沿的“创新型”人才,也有一批遍布全国的“创业型”人才,更有一大批活跃在黑龙江省和全国农业生产第一线的“落地型”人才,他们使国家诸多领域的发展建设如虎添翼,学校也因此有了更为广泛的社会影响力。
全力惠民生
大学精神之追求
服务社会是大学的基本职能,是一所学校应有的责任和使命,也是促进大学发展的动力和源泉。东北农业大学60年的办学历程中,不论是曾经的“为东北地区农业生产服务”的办学方针,还是如今的“立足龙江,面向‘三农’,发挥优势,积极服务”的办学宗旨,蕴涵于厚重的大学精神中日臻浓郁,始终是其全力惠民生的不渝追求。
在这份追求背后,是一个个感人的镜头——
为早日改变黑龙江省的小麦种植困境、打破“黑龙江不能种植冬麦”的禁锢,退休后依然放不下小麦育种事业的佟明耀,毅然向“冬小麦”育种发起了冲击。于是在而后的岁月里,他风里来雨里去,从播种、灌溉到锄草,再到杂交授粉,所有的繁育工作都亲力亲为,在三十几摄氏度的高温下,他经常在地里一呆就是七八个小时……历经了十几年的艰辛跋涉,佟明耀先生终于成功选育出第一个在黑龙江省高寒地区能够安全越冬、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堪居世界领先水平的冬小麦新品种“东农冬麦1号”,填补了黑龙江省有史以来不能种植冬小麦的空白。就在这一品种被世人认可、瞩目之时,他却决定将有人欲出高价购买的“冬小麦”成果全部给了母校。2010年,已是86岁高龄的佟明耀仍不遗余力地躬耕于田畴,奔忙于各地的实验点,不知疲倦的做着冬小麦的选育和推广。
东农人服务“三农”代代相传,刘元英教授为了推广寒地水稻“前氮后移”优化施肥技术,多年来,她的足迹踏遍了黑龙江省各水稻产区,尤其是建三江农垦分局、萝北、五常、木兰、宁安、庆安等水稻主产区,“春天一身土,夏天一身泥”是其真实写照。为了在有限的时间内多去几个地方,她经常是坐上火车“连轴转”。前一天晚上在火车上过夜,第二天就在田间和农户的炕头上给农民讲课,晚上再登上火车去另外一个地方。有时候一连4夜都在火车上度过,连续讲两三天的课,嗓子讲哑了是常事。有人说,“刘教授在家睡不着觉,一看见稻田便睡得着了。”木兰县利东乡三胜水稻合作社的农民尚清玉在给刘元英短信中有这样的话:“三年艰辛苦了你,屡次奔波解难题,打破以往追肥期,优化施肥见效益,抗病抗倒饱籽粒,早熟高产谢谢你!”而刘元英只是淡淡地说,看到农民丰收了,高兴了,就是我的安慰。
在东北农业大学,这样的人和事不胜枚举。多年来,真情在东农人与地方百姓之间汩汩流淌,成就在广袤的龙江沃土上渐次迸发:观念更新、结构优化、经济振兴、文化提升,一个个村庄正沿着这样四个维度呈现新容。大庆市肇州县榆树乡的乡民们修筑了一条连通城乡的交通要道,当大家商量着给它命个名时,乡党委书记的一个提议让大家一呼百应,“路,倒下是路,立起来就是个碑!咱得起个有意义的名字,留给子孙后代。这条路印满了东农领导和专家的足迹,是东北农业大学与我们共同走出的致富路,就叫它‘东农路’吧!”
半个多世纪以来,一代代东农人仰望天空,俯首大地,扎扎实实地走在服务“三农”的征程中。所有这些都充分体现了东农人那种能够弯得下腰、沉得下去的实干精神;那种求真务实、勇于钻研的科研态度;那种敢于担当、勇于负责的工作热情;还有那种服务“三农”、反哺社会的信念与追求……据了解,仅“十一五”期间,学校响应省委、省政府号召,积极贯彻落实科教人才强省富省计划,围绕黑龙江省“千亿斤粮食产能工程”和“三江平原农业综合开发试验区”建设,深入推进黑龙江省冬小麦创新、千亿斤粮食产能服务等重大工程。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积极为地方经济建设提供技术、成果和智力支持,累计培训各类专业技术人员2.7万余人,推广农业新技术317项,转化科技成果105项,创经济效益205亿元。为黑龙江省农村发展和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作出了重大贡献。
这份心系祖国、情牵稼穑的执著也感染和影响着每一个东农学子。建校以来,东农已累计培养、培训各级各类人才10万余名,期间有一大批活跃在市、县、乡、镇,扎根农业生产第一线、致力于艰苦边远山区工作。每年暑假,学校以“万名大学生赴万村”、“科普之冬”、“百千万工程”等社会实践活动为载体,重点组建大学生服务团队近600支,年均达3万余人次深入全省13个市(地)67个县的乡镇村屯、企业、学校、部队、社区开展社会服务。从漠河塔河到海林东宁,从泰来肇源到萝北呼玛,上百个县、上百个农场,他们把科技、文化、教育送到农家的同时,也从中汲取成长成才的养分,被誉为新型“北大荒人”。
巍巍鸿庠,弦歌激扬。在东北农业大学这片热土上,不仅造就了一代代风流人物,更造就了在不同时期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东农精神,那是一种独树一帜、敢为天下先的创新精神!
本报记者 朱伟光 本报通讯员 石 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