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1年09月27日 星期二

    道德力量从未消失

    ——“四拒车主赔偿引热议”后续报道之一

    作者: 《光明日报》( 2011年09月27日 10版)
    新华社发

        从“最美妈妈”吴菊萍勇救高空下坠的女童,到“最美奶奶”柴小女奋力救起落水孩童,从“最美仙女”暴雨中为乞丐老人撑伞,到“最帅大叔”单膝跪地用针灸将昏厥在地的老太救醒……一件件助人为乐的故事,一次次激发出的道德力量,传递着浓浓的感动,温暖着每个人的心灵。近日,安徽合肥一老太搭便车意外身亡,家人四拒车主赔偿的感人故事又成为舆论热点。

        陌生人伸手求助,你会不会援手?帮与不帮,到底有啥考量?带着问题,记者进行了采访。

        “每个正直善良的人,都应对遇到困难的人伸出援手。”专为弱势群体排忧解难的“烦扰热线”创办人陈军认为,主动给老人让座是小事,但它传递的是善意与温暖。当然,每个人可能有心理预期,希望付出能有回报,哪怕一个微笑。“不论什么情况下,我都发自内心自愿帮助别人,只要力所能及。”

        陈军的说法,代表了一部分人的心声。广西医科大学教师蒋洪涛说,老太太儿女四次拒绝农妇赔偿,让好人一定得到好报的理念更深入人心。路人如遇困难主动向我求助,我一定不吝援手,向人提供帮助让我充满幸福感。因为自己也曾接受过别人的帮助。

        看到年迈的老人上下楼梯,主动帮他们提东西,已成为南方航空公司贺飞飞的习惯,“将心比心,遇到困难需要帮助的心情可想而知。”

        不过,贺先生坦言,助人也视情况而定。“如果面对的环境毫无安全感,会根据判断决定是否相助。遇到老人跌倒,有两三个人一起提供帮助才感觉安全。因为在不知晓真实状况的情景下,脑海里立即会出现一个大问号:是不是职业‘碰瓷’?”

        与贺飞飞同样“纠结”的还有来自马来西亚的留学生叶俊杰,看了许多善意助人却惹上一身麻烦的报道后,有时很矛盾。“不过,如果看到老人确有求助之需,我还会主动提供帮助。”

        的确,持相同看法的人也不在少数。山东青岛某物流公司的孙少芝说:“对于求助,理应视情况而定,接二连三出现的‘彭宇事件’们,拷问着每一个人的道德和良知。”排除哪些职业“碰瓷”人,即使有人真实求助也让她三思而后行。“但农妇与老太太儿女的做法,诠释了中华民族固有的善良与古道热肠。”

        采访中,尽管不少人担心好人可能面临“尴尬”,遭遇“碰瓷”,然而绝大多数受访者表示,作为社会一分子,会毫不犹豫对别人提供帮助。尤其对那些有帮助和服务他人义务的职业工作者来说更是如此。

        北京市红十字会急诊急救中心医生马圣奎的回答,犹如春风拂面:遇到老人摔倒急需救援,即使有被诬陷讹诈的风险,我也会义无返顾地为他们提供服务。因为在医生眼中,他们既是求助者,又是病人。“对于那些心怀叵测、诬陷好人的被助者,应当受到良心的谴责、道德的拷问、公众的评判、正义的惩罚。正所谓:清者自清,浊者自浊。”

        本报见习记者 王昊魁

    光明日报
    光明日报(1985.01 - 2009.12)
    中华读书报
    中华读书报(1998.01 - 2010.08)
    文摘报
    文摘报(1998.01 - 2010.08)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博览群书(1998.01-2009.08)
    书摘
    书摘(1998.01-2009.08)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