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七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对文化建设高度重视,各级政府不断加大文化投入,全国文化建设资金呈逐年持续增长的喜人态势。据统计,2007年至2010年,全国文化事业费(不含基本建设投资和文化管理部门行政运行经费)总计达1062.37亿元,年均增长19.6%,是改革开放以来增长速度最快的一个时期。“十一五”期间的文化建设给我们展现了。
让基层群众共享文化成果
近年来,在全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中,一大批重大的文化惠民工程相继实施,在建设和完善我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使各地基层群众更加便捷、更加充分、更加丰富地享受优秀传统文化和当代先进文化的成果。
我国2005年开始实施国家数字图书馆工程,总投资为4.9亿元。工程实施以来,建设和服务成就显著,在软硬件建设、数字资源建设、标准规范建设、全媒体服务模式创新等方面都取得了重要成绩,特别是读者服务方面,亮点突出。
今年,国家数字图书馆工程在全国开展了首批实施的15个省级馆和52个市级馆推广工作。截止到今年6月,国家数字图书馆数字资源保有量已达560TB。
除了国家数字图书馆建设外,各地数字图书馆建设也蓬勃发展,目前全国已有20多个省规划和建设省级数字图书馆。2002年,文化部、财政部联合启动了“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改善了县级图书馆的计算机网络水平,提升了基层公共文化服务能力。国家图书馆于去年实施了“县级数字图书馆推广计划”,使全国所有县级图书馆都具备了数字图书馆服务能力。
全国文化共享工程作为我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基础性工程,“十一五”期间取得了全面、快速发展。文化共享工程自2002年实施以来,至2010年底,中央和地方财政累计投入专项资金约60多亿元。
通过依托各级图书馆、文化站等公共文化设施和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工作、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等,文化共享工程已初步建立了层次分明、互联互通、多种方式共用的五级信息传输网络。截止到去年底,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已建成一个国家中心,33个省级分中心(覆盖率达100%),2867个县级支中心(覆盖率达95%),22963个乡镇基层服务点(覆盖率达67%),59.7万个村基层服务点(覆盖率达98%),累计为9.6亿人次提供了服务。
目前,文化共享工程已基本实现了资源丰富、技术先进、服务便捷、覆盖城乡的数字文化服务体系,实现“村村通”的建设目标,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保障基层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有力地推动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
把文化服务送到群众身边
在全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设中,一大批公共文化设施加快建设,成效显著。十七大以来,各级文化部门按照《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中对建设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网络的要求,加大对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建设的投入力度。2010年,全国文化基建项目11983个,项目计划总投资390.07亿元,比2007年增长46.4%;建筑面积1243.46万平方米,比2007年增长140.8%;竣工项目5260个,竣工面积315.53万平方米,比2007年增长129.8%。
“十一五”期间,中央实施了《全国“十一五”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规划》,投入39.48亿元补助全国2.67万个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项目,在全国范围内实现“乡乡有文化站”的建设目标。截止到今年6月底,需要中央补助投资的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项目23746个中,已有16731个建设项目竣工,占项目总数的70.5%。剩余项目也正在加快建设中,预期今年年底能够全部建设完成并投入使用。
在实施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等重大文化项目的同时,今年上半年,文化部与财政部联合实施了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项目)创建工作,计划在“十二五”期间,在全国东、中、西部创建一批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
去年3月,中央提出了推进美术馆、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免费开放,丰富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的指示,文化部积极响应,迅速组织人员进行深入调研,制定了推进免费开放工作和实施方案。今年初,文化部、财政部下发了《关于推进全国美术馆、公共图书馆、文化馆(站)免费开放的意见》。这是继2008年博物馆、纪念馆实现全面免费开放后,文化部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又一重要举措。
目前,随着中央财政免费开放补助经费陆续到位,各地纷纷配套相关经费,制定美术馆、公共图书馆、文化馆站免费开放的时间表和路线图,全国大部分省份即将实现图书馆、文化馆站免费开放。同时,由文化部牵头,财政部、教育部、全国妇联、全国总工会、团中央、中国科协相关部门共同参与的推进工人文化宫、青少年宫、妇女儿童活动中心、科技馆免费开放工作也正在加紧落实、稳步推进。
(本报记者 谌 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