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中旬,记者来到贵州省今年旱灾最为严重的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透过车窗,看那起伏的山脉、金色的稻田,让人流连忘返。可不深入了解谁又能知道,那成片的稻田因为天气干旱而大部分绝收。
经过高温的炙烤和山路的颠簸,记者随当地武装部和民兵预备役人员的送水车一起来到台江县台盘乡棉花村。一进村,只见村子里的乡亲都在排队等着接水。杨大伯说,政府送来的水是百姓的救命水。走进村民杨秀花的家里,只见她正在晒苞谷。她说,地上的苞谷就是今年所有的收成,比往年减产了一半还要多。
“贵州这个风景秀丽、山青水秀的地方为什么连续两年遭受旱灾?”台江县水利局局长杨洪智告诉记者,一是因为当地水利工程比较落后,江河之水留不住;二是水源提灌还没有普及到每村每户。还有其他原因吗?带着疑问记者继续在棉花村寻找答案。正在组织送水的村副主任王海涛告诉记者,一是温室排放滞后;二是当地一些企业污染严重;三是老百姓靠烧柴做饭,乱砍乱伐造成环境破坏,导致水土流失。“要解决根本问题,首先要给村里的百姓打井,可成本对乡里和村里来说都是一个天文数字。”台盘乡乡长侯厅对记者道出了心里话,村子里乡亲们最大的愿望就是希望政府能帮忙打口井。
面对百姓对水井的期盼,记者向台江县县委书记杨德涛转达了村民们的意愿,杨书记表示:“棉花村是重灾村,县里决定10月中旬就给棉花村打井。”百姓盼水,一切为了水的事便是大事,“水到渠成”也就是最大的民生。
(本报记者 柳 路 杨慧峰 通讯员 尹兴邦 摄影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