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1年09月23日 星期五

    品出科普的味道

    《 光明日报 》( 2011年09月23日   11 版)
    一个男孩的头发在静电的作用下变得非常蓬乱。本报见习记者 詹媛 摄
    学生们在科学嘉年华现场操作玩具火车

        本来是带孩子来玩的,可一不留神,自己却被各种各样的科技动手项目吸引住了,反而把孩子“冷”到了一边……这是记者在北京奥林匹克中心“鸟巢”旁正在举行的“北京科学嘉年华”活动现场见到的有趣一幕,尽管不是周末,这里依旧人流涌动……

        “4500”、“100000000”——这两个数字足以说明这是一场全世界最大规模的、中国特有的“盛宴”——从9月17日全国科普日至今,在不到一周时间里,有4500多项重点科普活动在全国各地举行,超过1亿人次分享了这席科普“饕餮盛宴”。

        科技馆:孩子们心中的“圣殿”

        中国科技馆。一群小朋友身穿天蓝色的大背心,头戴装饰变身“小水滴”,依次通过9个有趣的“旅行”关口,来体验水在使用后变成了污水,经过地下排水管道来到了污水处理厂,经过一系列复杂的处理后,成为可利用的再生水的过程。小小的旅行,让孩子们在参与中了解了污水的概念、污水的种类、污水的处理过程和再生水的回收与利用知识。“水、生命、生产、生态”,是今年科普日主场活动的要素。参与性很强的“小水滴旅行记”活动,让众多的孩子欢呼雀跃、跃跃欲试。

        给观众留下深刻印象的还有“水之韵”篇章。古琴演奏的《流水》、琵琶演奏的《小溪》、古筝演奏的《高山流水》,体现了水滴的清脆、溪流的湍急,以及河川的包容;合奏《春江花夜月》,更是在人们面前展现了一幅秀美的图画,让观众深深了解到水在我们生活中的美丽,水哲学源远流长,一直伴随着中华民族的成长,影响着我们民族的性情。

        ★点评(中国科普研究所王大鹏):

        科普不仅仅是对公众的科普,更应该是针对不同公众群体的科普,需要细化他们的需求,针对不同的群体提供不同的科普策略和科普内容。

        社区:科学就在自己身边

        这几天,在北京市朝阳区茉藜园社区,一系列关于水资源合理利用的科普展板以及诸多互动活动,深深吸引了居民尤其是孩子们。其中,最给力的要属趣味水科学小实验了,年过七旬的科普志愿者李老师绘声绘色地讲解和表演,让孩子们在阵阵欢笑声中学到了科普知识。

        “实验一:液氮的作用。”李老师先介绍了液氮的温度为零下196摄氏度,能够使周围空气中的水变成可见的雾气,对着液氮吹气能产生雾气。周围几个孩子一试,嚯,果然如此:“好神奇的液氮!”接着,李老师拿出一个铜球和铜环,铜球正好能穿过铜环,然后将铜环放入液氮内五分钟左右。他让其中一个孩子再试,咦,铜球再也穿不过铜环——孩子们由此真真切切体会到了“低温使得金属缩小”这一科学原理。

        “下面是实验二:验证帕斯卡原理。”李老师拿出一个装满水的大矿泉水瓶,里面还有三个倒扣的口服液瓶,李老师单手用力去握矿泉水瓶,发现原本漂浮在瓶口的口服液瓶一一沉到瓶底。在大家的疑惑声中,李老师道出了其中的奥秘:原来是帕斯卡原理,压力的增加使得漂浮的口服液瓶下沉。小观众们十分好奇,纷纷动手尝试。

        李老师讲得生动有趣,孩子们听得聚精会神。通过一个个科学小实验,孩子们深深体会到了科学知识的博大精深,同时也认识到:原来科学就在自己身边。

        ★点评(中国科普研究所王大鹏):

        科普不仅仅是普及知识,知识总是在更新的,最重要的是掌握获取知识的方法,增强辨别知识的能力。科学方法和科学精神的树立,需要长期潜移默化的过程。

        科普图书漂流:知识、爱心,皆因传递而美丽

        图书漂流,这是关于书与人的一段美丽历程。它起源于欧洲,人们把自己读过的书贴上标签,放在公众场所,供捡拾到它的人阅读。拾到这些书的人阅读完后,遵照书签中约定的规则,再把它放到公共场所等待它的下一位读者,分享的快乐就这样以书为媒,在素昧平生的人之间传递。

        “科普图书公益漂流”是“北京科学嘉年华”的重头戏之一。在科学普及出版社展台,每天都有一定数量的图书“放漂”。同时,那些得到《来自宇宙的水精灵》的读者可以登录一个名为“科普图书公益漂流”的网站,续写该书的漂流日志,或者在网站支持下,用自己的图书进行公益漂流。

        一位老者在现场动情地说,在图书一棒接一棒的漂流过程中,不仅有知识的传递,更有诚信的培养和爱心的撒播。“知识·爱心,皆因传递而美丽”,科普图书公益漂流活动倡导的这一理念,也有赖于更多的爱书者把它传递下去。

        ★点评(中国科普研究所王大鹏):

        科普不应该是盲从,而是一个需要强大理论支撑、扎实社会实践去推进的事业,需要认真研究、逐步完善其社会效应的发生机制和体制。

        全国共品“科普盛宴”

        “科普盛宴”,让全国成千上万的城乡居民流连忘返、回味无穷。

        在海南,“明珠广场科普大集市开始了,学点科普知识去!”海口明珠广场,2000多名市民参加了科普日当天的科普大集市活动。“哇,这鸟太漂亮了,跟真的一样!”,在黑颈鹤三维立体科普展板前,王磊小朋友戴着3D眼镜认真观看完后,忍不住赞叹道。当工作人员介绍黑颈鹤是中国特有的珍稀禽类,是世界上唯一一种高原鹤类,目前已经被列为国际自然保护联盟IUCN红皮书的易危级、一级保护动物时,一位老人激动地说:“我们要加强环境保护,决不能让子孙后代以后只能在博物馆看到这些动物”……

        在广东,专家来到人们身边,解答群众关心的食品安全、健康养生、环境保护、节能减排和防灾应急等热点问题,还有“做好垃圾分类、低碳环保促健康”科普资源展览、青少年科普益智互动活动、群众喜闻乐见的科普剧表演……

        在宁夏,节约保护开发水资源科普展、“我眼中宁夏最美的水”摄影展、宁夏高效节水灌溉战略研讨会等20多项重点活动让百姓、专家共聚一堂……

        在湖南,科技下乡到韶山,当地市民和游客围着科普大篷车探索科学奥秘,体验无穷乐趣,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活动,让游人享受到伟人故里优质的科普服务……

        ★点评(中国科普研究所王大鹏):

        科普不仅仅是特定时间特定地点的科普活动,也是一个持续性的社会化过程,需要各方面的通盘考虑,让科普的触角深入到每一个角落,让科普的声音永不消失。

        (本报记者 胡其峰)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