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1年09月22日 星期四

    关注瑞银欺诈交易事件

    “流氓交易员”大闹伦敦金融城

    作者: 《光明日报》( 2011年09月22日 08版)

        阿多博利在瑞银开始时的工作是后台部门的交易支撑分析师,他在此岗位上工作了3年。交易支撑分析师通常要监控计算机程序,并为执行交易的计算机算法提供技术支持。后来,他进入瑞银的Delta1交易部门,成为一名交易员。Delta1交易部门做针对欧洲股市的交易,阿多博利在此专做交易所买卖基金,此次出事,就是他违规动用瑞银的自有资金在与交易所买卖基金相关的金融工具上下错赌注。

        据同事介绍,阿多博利工作十分投入,可以在电脑前熬更守夜地进行分析。他给人的印象是靠努力工作才爬到现在的位置,但也“玩”得很凶。事发前,阿多博利的年薪高达20万英镑,加上奖金,年总收入达60万英镑,几近英国人均收入的30倍。在房东奥克塔夫眼里,“他是一个很好的人,很有礼貌,会和任何人倾谈”。生性喜欢热闹和美酒的阿多博利经常在他的大宅里召集朋友聚会,人多时达到上百人,闹到深夜是常事,但扰民的晚会也招致邻居的强烈不满和反感。

        阿多博利在“脸谱”网站上的个人网页显示,他从小就精于数学,解决复杂的计算给他带来相当大的兴奋和成就感。这也可以从一个角度解释他为何喜欢在瑞银的工作,并最终铤而走险。他的邻居皮特说,在出事前几周,阿多博利把一本名为《华尔街之狼》的书借给他,该书写的是一名金融交易员如何赚到大钱,后来如何乱来,最后身陷囹圄。阿多博利当时称赞此书“真的很好”,这多少可以折射出阿多博利出事时的状态。就在他出事的15日,阿多博利还更新了他在“脸谱”上的内容,表示:“需要一个奇迹”。不知这话是表示需要一个奇迹来挽救他自己,还是暗示他已深陷麻烦,无力回天了。

        在西方金融市场,金融机构交易人员在未经授权情况下代表机构进行的交易,被称为“流氓交易”,这样的交易员被称为“流氓交易员”。这些年来,造成巨大损失的“流氓交易员”事件频频出现。阿多博利不是造成损失最大的一个,也很可能不是最后一个。

        尼克·李森28岁就成了巴林银行新加坡分行期货与期权交易部的总经理,1995年违规交易,亏损14亿英镑,使得英国百年老店巴林银行倒闭。约翰·拉斯纳克,在1996年至2001年间多次违规交易,给爱尔兰联合银行造成6.91亿美元的损失。布莱恩·亨特,2006年违规期货交易,亏损65亿美元,造成他就职的阿玛兰斯避险基金破产。杰洛米·柯维尔,从事投机交易,2007年给法国兴业银行造成71亿美元的损失,创造了近20年来所有“流氓交易员”的最大亏损记录。

        目前,西方金融市场上金融衍生工具层出不穷,它们在规避金融风险的同时,本身又带来了新的金融风险。英国《金融时报》日前报道认为,和“流氓交易员”相比,“流氓交易”是一个更大的问题。因为,损失的20亿美元仅相当于瑞银540亿美元股东权益的4%,处于可控制水平,远没有达到使瑞银倒闭的地步,更说不上毁灭世界金融体系。所谓“流氓交易员”的指控也需用怀疑眼光看待,因为这件事到底违反了瑞银哪类内部风险管理规定尚不清楚。不管阿多博利违反的是内部规定还是外部法律,“只要法律上可行就要去承担这类风险”正是投行业界奉行的信条。这也是金融市场波澜迭起、动荡不已的原因之一。

        目前英国政府正出台整顿金融市场计划,总的倾向就是,在9年之后英国银行要将风险投资和零售业务分开。(下)            (本报伦敦9月19日电 本报驻伦敦记者 郭 林)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