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1年09月21日 星期三

    大学之道

    ——黑龙江大学全方位对俄特色办学启示录

    作者: 《光明日报》( 2011年09月21日 16版)
    黑龙江大学的俄罗斯专家赴大庆开展合作研究工作。赵春争摄
    中国·俄罗斯大学生艺术节在黑龙江大学举行。赵春争摄
    由黑龙江大学辞书研究所编撰的《俄汉详解大词典》是迄今为止国际上规模最大、质量最好、收入词汇量最多的俄汉辞书。 程乾波摄
    黑龙江大学“专业+俄语”的新型培养模式让学生们获益匪浅。王炎麒摄

        编者按

        “何为”一直是教育界探讨的热点话题,大学究竟应该如何又好又快发展?是应该走全面发展之路?还是走以特色专业为突破口,带动其他学科共同发展之路?黑龙江大学在对俄特色办学上可谓是走出了自己的一套模式,而这套模式在全国的师生中引起了共鸣。也正是因为这套办学模式,吸引记者进行了深入采访,并让记者为之振奋。那么,究竟何为?通过采访,记者得到了这样的答案:大学之道——在于明德至善;大学之道——在于格物穷理;大学之道——在于知行合一。

        9月7日,记者走进黑龙江大学俄语学院,见到了已经年过70并在上个月刚刚荣获中国辞书事业终身成就奖的郑述谱老先生,此时的他正在紧张忙碌地对4卷本的《新时代俄汉详解大辞典》进行最后的审定工作。郑老向记者介绍说,他们要把这本花费了近6年时间、凝结着几代人心血的著作当做礼物献给母校的70华诞。

        提到黑龙江大学的俄语学科,教育界的同行们都赞不绝口。这所由中国抗大第三分校俄文队走来,并有着独特的地缘优势、语言优势及综合学科发展优势的综合性大学,多年来一直保持着全国俄语学科的龙头地位,享誉国内外。“以发展‘拳头专业’,‘咬住对俄不松口’的拼搏劲头,黑龙江大学开创出了独具特色的全方位对俄特色办学之路。”黑龙江大学校长张政文告诉记者,让“何为大学之道”的难题有了更清晰的答案。

        大学之道——在于明德至善 

        在绿色的草地上席地而坐,吹拂着清晨凉爽的微风,俄语学院黄东晶老师和学生们正围坐在一块石阶上,不时传出歌声、笑声以及轻松愉悦的对话声。此时,黑龙江大学俄语学院2011级的同学们正在进行着俄语实践活动。在这个无比广阔的大自然课堂上,任何教具似乎都是多余的,同学们你一言我一语地用俄语交流着,老师不时地加以点评,每个同学的积极性似乎都被空前地调动起来。

        记者漫步于黑龙江大学校园内,这个轻松的教学场景令人心怡。俄语专业作为黑龙江大学的奠基性专业,伴随着“俄文大队”而生(诞生于革命圣地延安),又随着黑大成长。无论俄语处于高潮期,还是步入低谷,黑大俄语专业的师生始终坚守岗位,为国家培养了近万名俄语人才,其中包括省部级领导、知名外交家、著名教育家、翻译家等,至今在外语教育界仍流行着“天下俄语半是黑”的说法。

        已是耄耋之年的我国著名教育家华劭老教授感慨地告诉记者:“黑龙江大学在传承延安精神的同时,又被赋予了时代的内涵,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育人文化。这种人文思想对学生的专业素养和思想品格的形成有着潜移默化的作用,也是我们一代又一代黑大人秉承的精神,不断探索和实践新的特色人才培养之路。”

        对黑龙江大学学生姚新龙来说,他无疑是幸运的。他的幸运在于能够从众多的学生中脱颖而出,被选拔进入俄语专业实验班学习。“被选进实验班后,我们实行双语教学,还加强了专业知识的学习,有的同学还经常和硕士生、博士生一样跟着学业导师做项目。”姚新龙高兴地对记者说。

        “通过‘俄语+专业’这种特色培养模式,我们让学生拥有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学生的态度从‘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真是令人高兴!”俄语学院副院长白文昌老师一语中的。记者了解到,早在2004年,黑龙江大学就在全国率先开展了实验班培养模式、俄英双语模式、俄罗斯学模式以及国际联合培养模式。学校的教学名师、博导、硕导也纷纷担任教学实验班的指导教师,引导学生走上了一条快速发展的求学之路。

        当一位老师谈到教学方法时,道出了取得成绩的秘笈:实验班采取灵活的讨论式、辩论式、启发式、交互式的授课方式;考试中采取笔试、口试、论文等多种形式,全方位地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同时,实验班还实行滚动的末位淘汰制,不断更新实验班成员,最终培养以俄语为中心的高精尖人才。

        黑龙江大学副校长何颖教授在谈及设立实验班的目的时说:“目前的高等教育已进入大众化教育时期,大众化教育要求我们必须树立多元人才质量观。实验班的成立其实就是解答‘教育的本质是什么’这一问题,多元人才质量观就是要‘不拘一格育人才’。”此后学校的教学内容更加宽泛,教学质量得到了进一步提高。

        如果说黑龙江大学“俄语+专业”的特色培养模式让人称赞不绝,那么走“专业+俄语”的新型培养模式,更让学生们获益匪浅。记者走进黑龙江大学中俄学院,就亲身体验了一堂别具特色的外教课。“70%的课程都是由俄罗斯的教授来给我们上,在学习俄语的同时还要专攻专业知识,而且我们还会去俄罗斯进行深造!”课后一位女同学兴奋地告诉记者。

        刚刚成立的黑龙江大学中俄学院,是该校全方位对俄特色办学的又一创新之举。揭牌仪式上,教育部副部长郝平发来贺信对中俄学院新型人才培养模式表示高度赞扬。中俄学院副院长张晓光向记者介绍说:“中俄学院的成立,代表着黑龙江大学正在走一条‘专业+俄语’的国际化复合型人才培养之路。”

        人才的培养取决于国家的需要,取决于市场的需求。记者在黑大采访的几天内,总能看到用人单位来到俄语学院寻求合适的俄语人才,一位长期从事边贸业务的负责人感慨地向记者说,“对俄人员素质普遍低,一些人只会简单的几个单词……”,“高层次的俄语人才奇缺……,高水平的俄语翻译仍很难觅到”,“专业人才不会俄语、会俄语的不懂专业,奇缺复合型人才……”。

        为此,中俄学院副院长贾旭杰介绍说:“中俄学院因材施教,实行分流淘汰制,优秀的学生可以继续硕、博连读,而反应灵敏、具有语言天赋的人才,作为翻译专家来培训,就是培训既懂专业又懂俄语、俄罗斯文化的技术人才、翻译人才。这就是我们的定位,也是我们非常期待的人才。”

        思路决定出路。在“大俄语”战略的背景下,黑龙江大学发挥全方位对俄办学的传统优势,建设具有鲜明对俄办学特色的高水平大学,积极拓展同俄罗斯高校及科研院所联合促进学科发展的有效途径。2011年,该校针对高等教育对通用型和精英型人才的不同需求,将教学改革中侧重各专业的共性转换为个性的分类指导。“俄语法律”、“数学俄语”等一批新专业呼之欲出,以培养俄语复合型人才为主打的教育体系和人才培养模式将为对俄交流新一轮发展契机提供有力的人才和智力支撑。

        大学之道——在于格物穷理

        教学与科研如同助推列车前进的引擎,为大学的发展提供源源不绝的动力。70年间,黑龙江大学一路走来,一辈辈教师、学者用实际行动,践行着推究事物道理、穷究事物原委的诺言。下面的两个精彩告白,或许能让我们品出所以然。

        “亲爱的李锡胤教授!为贵《词典》作序,引以为荣。”“阅读寄来之部分稿样,予我极好印象;无疑此将是一部影响久远的典籍,反映中国俄语学者杰出成就之一。”手握这封来自俄罗斯科学院宋采夫院士的信,李锡胤教授当时的心情没人能准确知晓。这部《俄汉详解大辞典》凝聚了一代俄语人的心血与汗水,而那种辛劳正如李锡胤先生所比喻的:“虫鱼之役,病于夏畦”。夏日里汗如雨下的付出,与冬日里寒冷孤灯下精心的“雕琢”,似乎在词典出版的瞬间变得无足轻重。

        在第20届莫斯科国际书展上,俄罗斯总统梅德韦杰夫对黑龙江大学编译的《俄汉大词典》情有独钟,他兴奋地告诉随行人员:“我知道这部词典,它一共有15万个词条。我去年到中国访问时就看到过这本书,我还向朋友推荐,告诉他们,有了这本书,学习汉语就容易多了!”

        记者在采访中也悟出了“它”的真谛。一部词典耗时十年有余,凝聚行业内所有顶尖大师的心血,能否后无来者未可知,但是绝对可以称得上是前无古人。也许只有这样的著作才配得上国家重点项目,才配得上被列入《中苏文化合作交流计划》、《中苏教育科学合作计划》,才配得上获得国家“九五”出版规划重点图书,才配得上第三届国家辞书奖一等奖和第四届国家图书奖。

        其实,在词典编译方面的贡献,只是黑龙江大学教学科研成绩中的一部分。

        让我们把视线切换到《远东经贸导报》。“我们创办这份报纸虽然人手有限、经验不足,但目前看是有声有色,俄罗斯驻华使馆非常关注。”俄罗斯研究院院长郭力告诉记者。她说的这张报纸就是《远东经贸导报》。

        黑龙江大学主办的《远东经贸导报》是国内高校主办的唯一一份对俄介绍中国经贸信息的俄文版报纸,在俄罗斯具有广泛影响。“应用研究是我们的一个特色,以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东北边疆历史与现状系列工程项目服务对俄开放、对俄经贸,起到了积极促进的作用。”郭力说。

        在全面开展对俄科研方面,黑龙江大学更是大胆与国际接轨,凭借敢于创新的精神走在了全国科研的前列。

        记者在黑龙江大学中俄科技合作信息中心主任吴伟教授的带领下走进了该校重点培养的中俄联合实验室,此时来自俄罗斯伊切夫斯基实验室的研究员阿列克和萨沙正在目不转睛地看着电脑屏幕,还不时地相互低声沟通。当他们得知记者想要了解一些关于两国实验室合作的情况时,萨沙边做手势边对记者说:“联合实验室的工作环境、研究水平都处在较高的位置,能够达到对学生精心培养的目的,研究团队很有责任感、做事尽心尽力,这一点是我非常看好的。”

        在旁一边作翻译,一边作讲解的吴主任告诉记者:“实验室承担着教学、科研、技术转移和引进高新技术成果的孵化和合作研究工作,因为能近距离接触这些顶级专家,学生都很努力,实践成果也比较显著。近期我们还将在南京举行一场俄罗斯项目推荐会,届时会有俄罗斯的专家、院士带着项目过来合作。”阿列克频频点头表示认同。

        “十一五”期间,黑龙江大学主持并完成对俄战略研究和文化研究科研项目104项,其中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8项、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项目34项、省级项目24项,同时与俄罗斯、乌克兰等国开展了国际合作项目4项;荣获教育部高等学校人文社科研究优秀成果奖2项,黑龙江省人文社科研究优秀成果奖93项。

        雄厚的俄语基础,是取得这些成绩的根基和源泉。郑永旺教授认为这种积淀的形成如同电视剧中的“亮剑精神”,在抗战艰苦的历史条件下诞生的学校,能把俄语专业办得这样好,身上注定具备时代特有的基因和代码,这个东西可以用顽强和执着来形容,教师们所展现的人文精神,则让它生根发芽,茁壮成长。

        普希金奖章获得者,在黑大学习、工作已经近50年的金亚娜老师感慨地对记者说:“我的老师华劭对学生要求非常严格,我现在带博士和博士后,需要为他们传承下去的是一种敬业的精神,科研、教学都是实实在在的去做,不要太浮躁。”每每提起自己的老师,金老师总是心存感激。持这种观点的并不只有她自己。作为金老师的学生,也已经在黑大工作近30年的荣洁老师风趣地说:“年轻的时候学生们都亲切地称呼我为知心姐姐,现在同学们都改叫我知心妈妈了。”荣老师认为在教学中能够对待学生如此一丝不苟,完全是从自己老师身上学来的。

        老一辈的教师虽然年事已高,但是仍然在贡献着自己的一份力量。“85岁高龄的李锡胤教授,因为不会用电脑,就把自己收集的俄语新词汇都记在本上,为将来俄汉词典的修订做准备。81岁高龄的华劭教授现在还指导着博士后。”何颖的话体现了黑大人栉风沐雨、薪火相传的奉献精神。

        大学之道——在于知行合一

        知行合一是治学的至高之道,“知中有行,行中有知,是为知行合一。”从宝塔山下的抗日烽火,到全国俄语的教学前沿,黑大人始终秉承着服务社会、服务国家的优良传统。

        解放战争时期,东北民主联军总司令部附设外国语学校迁至哈尔滨,并易名为哈尔滨外国语专科学校,“哈外专”由此得名。熟识自身历史的黑大人更是亲切的称其为“老外专”。那时中国绝大部分俄文干部是从“老外专”走出来的。据不完全统计,仅在抗美援朝期间就有一千多名“老外专”的学生进入志愿军各部队担任俄文翻译,为战争的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无论是辗转在血雨腥风的战争年代,还是矗立于急需高、精、尖人才的现代社会,黑大一直秉承着知行合一的大学之道。何为知行合一?俄语学院院长、国家级教学名师邓军教授为我们道出了天机:“我们一直和社会保持着紧密的联系,为社会服务。”

        黑大以俄语起家,有着深厚的历史积淀。俄语专业于2007年被评为“国家级特色专业”。也许是因为头顶的光环过多,让黑大俄语专业面临了学生多、师资匮乏的窘境。“俄语学院的师生比重已高达1比34,老师的教学压力很大,但是我们在学术和教学方面依然做得非常出色,同时还一直和社会保持着紧密的联系,主动为社会服务。”

        邓院长拿自己举了个例子。上世纪80年代末期,黑龙江和俄罗斯的边境贸易广泛兴起,黑大俄语人在那时就已经凸显出为社会服务的特性,老师们经常免费外出做翻译,帮助对俄公司洽谈贸易,为很多公司创下了不小的收益。包括每年举办的“哈洽会”等对俄的大型活动,只要一声召唤,同声传译、翻译黑大俄语人一并支持。

        知行合一在黑大俄语人的词典里,不仅体现在为社会服务上,更大程度体现在一切遵从国家的利益。如何搞好科研、为国家服务,黑龙江大学校长张政文为记者明确了方向:“我们以国家对俄战略和黑龙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为导向。”

        依据独有的地缘优势、语言优势,黑龙江大学为国家对俄事业的全面展开提供了便利的沟通渠道。如何站在国家的角度开展对俄事业?中俄科技信息中心副主任吴庆峰娓娓道来:“我们将工作重点定位在公益性网站建设和俄罗斯高新技术引进这两部分。”网站通过发布俄罗斯高新技术成果、经贸信息,使更多的企业、高校、科研院所了解俄罗斯科技发展的现状及成果。现已组织中俄双方签署意向性协议35项,大大缩短了我国相应技术的开发周期,提升了我国相关领域的总体技术水平。

        高新技术的引进关系到国家高新产业的发展,而我国恰巧又急需化工发展等方面的信息,所以引进俄罗斯的高新技术,就显得尤为重要。“我们把工业产品从实验室引进来,缩短了研发时间。在这些方面,黑大已取得了突出的成效。”吴庆峰说。

        2005年,学校与世界一流催化领域专业研究机构——鲍列斯科夫催化研究院合作,就“聚乙烯催化剂”共建了具有国际水平的中俄联合催化实验室,为哈大齐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带的建设服务,现已联合申请国家级项目8项,科技部国际科技合作项目3项。目前,学校与俄罗斯科学院、莫斯科大学等40多所俄一流高校合作,产出了一大批促进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发展、服务于黑龙江省“八大经济区”和“十大工程”建设的高水平科研成果,为国家急需领域的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作出了突出贡献。

        黑龙江大学不仅在引进俄罗斯高新技术方面为国家提供了重要的科技支撑,而且在传播中国语言文化上一样走在时代的前列。在世界多样文化发展的今天,黑大俄语人以更高的战略眼光看待俄语、汉语在世界文化中的地位,以传播中国语言文化为己任,促进了世界多元文化的大发展。如何发挥黑大俄语的地缘优势、资源优势?如何促进世界多元文化的融合?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家副主席习近平同志作出重要指示:“要加强中俄教育合作与交流,一定要办好在俄的孔子学院。”

        去年3月份,习近平同志参观远东国立大学孔子学院时曾表示,远东国立大学孔子学院自2006年成立以来,为俄罗斯远东地区民众学习汉语、了解中国文化搭建了新平台,在提高汉语教学水平、推动中国文化传播方面作出了重大贡献。远东国立大学孔子学院是俄罗斯第一所正式运作的孔子学院,它的中方承办院校就是黑龙江大学。该校除了进行汉语语言教学之外,还在中国文化宣传、汉语教师培训、推广汉语教材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

        俄语学院研究生车贤一同学就是今年即将赴俄团队中的一员,当得知自己将赴远东国立大学孔子学院为俄罗斯学生教授汉语时,他显得异常激动,虽然距离赴俄还有近一年的时间,但他早已着手准备,当记者质疑他的准备是否过早时,他摇摇头说:“能去孔子学院任教是我最大的愿望,如今愿望实现了,就得认真对待。”车贤一说,在黑大俄语学院一年多的学习,让他明白了学校培养的是“立足长远、服务社会”的专业人才,在今后的工作学习中,他也会将这个理念发扬光大。

        在黑大人70年的探寻中,“知”与“行”的统一是为大学之道。为社会提供俄语专业人才、为国家培养对俄专门人才,也是黑大人对知行合一的深刻理解。

        (本报记者  朱伟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