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1年09月20日 星期二

    不同寻常的崛起之路

    马普安(东北风文化传播有限公司董事长)

    《 光明日报 》( 2011年09月20日   12 版)

        我们的二人转走的是一条不同寻常的发展之路。第一个不寻常是我们在创业之初,不是围绕当地打市场,而是把主力队伍拉到北京,边演出边学习,在高起点上回到长春做市场。第二个不寻常是我们始终打着“绿色二人转”的生命大旗,拒绝低俗。第三个不寻常是我们在艺术形式上不断创新,如今已经吸引“80后”成为观众主体之一。第四个不寻常就是我们时刻牢记一个民营企业同样要承担社会责任。正是因为认真稳妥地处理了二人转继承传统与展示现代、雅俗共赏与摒弃低俗等关键问题,我们才在对二人转充满争议的发展历程中,获得了观众和文化主管部门的双重认可,在短时间内迅速实现了蜕变和崛起,成为吉林的一个文化品牌。

        我们的经营模式可以总结为这样几点:公司实行团长、经理负责制,奖惩分明;在演员的任用上采取双向选择,来去自由;工资待遇两厢情愿,没有合同的约束,更没有师承关系的制约,公司领导和演职人员是平等合作关系。艺术团专业人员也同样享受国营文艺团体演职人员评定职称的待遇。这种待遇对民营院团来说是史无先例的。正因如此,我们至今保留着一大批初创时期的艺术骨干。

        在创作中,我们始终坚持这样的原则:以高度的社会责任感旗帜鲜明地抵制“三俗”;以观众为本认真研究不同层次观众对东北风舞台艺术的需求。因此尽管我们在创建之初的一段时间里始终处于亏损状态,但是我们所追求的目标没有动摇。为了打造精品剧目,我们不惜花重金请名家创作剧目,大投入、精排练。近日,我们精心打造了原创二人转版本的《梁山伯与祝英台》。这一作品把“梁祝”的一出大戏浓缩成20分钟,巧妙地融入越剧、黄梅戏、评剧等唱腔。我们想以这部戏为先例,对以往的二人转正戏以及老段唱腔的表演形式予以创新,在剧场正戏时段上演。为了配合演出,两年间我们仅舞台改造就投入1800多万元。与此同时,我们创造性地将杂技、武术、拉丁、芭蕾舞等艺术形式穿插于二人转演出中间。一场演出语言类节目占三分之二,其他综艺类节目占三分之一。我们创新的舞台模式已经被东北三省二人转剧场所运用。每场演出结束后,谢幕更具匠心,全体演员在“感恩的心”手语操中情深意切地与现场观众道别,形成了“东北风”品格。我们没有用低俗、媚俗、庸俗去取悦观众,而是用舞台表演的不断创新吸引观众。因此,许多外地朋友来长春,都把到东北风剧场看二人转当成一项活动内容。也正因为如此,我们的二人转已经走出地域局限,在全国50多个城市演出过,今年11月份还有7个人的演出团到澳大利亚三个城市巡回演出。我们实现了政协主席贾庆林对东北风提出的希望——“东北风、中国风、世界风”。

        东北风发展到现在,公司稳定了、市场扩大了。我们的剧场一年仅有腊月二十九和大年三十休息,其余363天天天演出,从未间断,9年累计接待观众达780万人次。东北风没有忘记回报社会,每年都为灾区、农民工、敬老院、驻长部队、社区等义务演出100多场,投入了大量的财力和物力。我们在剧目创作中同样坚持社会性、人民性,我们创作《小巷总理》,歌颂优秀共产党员社区干部谭竹青,免费向社会演出28场,2万多人观看了演出。为了纪念建党85周年和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我们创作了《红色回忆》、《长征》大型舞台剧进行公益演出。在“打造欢乐庄稼院、先进文化百村行”的活动中,我们为农民义务演出100多场,并投资装备了10个样板文化大院,为其配备了电视、影碟机、图书和光盘。2009年,我们用了四个多月的时间创作了两台“道德颂——中国好人长春篇”10个二人转剧目,此节目两年里在央视反复播出了18次。

        对我们的工作和成绩各级党委和政府都给了很多的荣誉和奖励。2005年,中宣部、文化部联合授予我们“全国服务农村服务基层文化工作先进集体”称号。刘云山同志说过“在农民的眼中,东北风就是自己欢乐的大本营。”2006年东北风被文化部授予“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称号。2010年,我被评为“感动吉林十大新闻人物”。另外,东北风还被授予“吉林省优秀文化企业”,“长春市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单位”等称号。

        回首发展路,我们有这样几点体会,各级党委和政府的扶持指导,是东北风持续发展的根本保证;勇于探索不断创新,是东北风健康发展富有生命活力的源泉;主动承担社会责任服务民众,是东北风永远坚持的发展方向。虽然取得了成就,但是,民间二人转还能兴旺多久?东北风未来如何发展?在目前演出场地危机的情况下如何取得支持?这是我们时时刻刻都在思考的问题。我们要以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推进东北风的艺术发展,在经营的实践中开创东北风艺术建设新局面,走出具有东北民间艺术改革发展的新路,让东北风这面旗帜永远飘扬在东北大地上。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