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1年09月19日 星期一

    真实的叙事情景

    作者:饶曙光 《光明日报》( 2011年09月19日 14版)

        惨烈的湘江战役以后,中央红军伤亡过半,从八万多人一下子锐减到三万。如果按照李德、博古他们的既定部署,就是要到湘西与红六军团会师,恰好钻进蒋介石布置好的口袋,其结果将会导致全军覆没。由于当时的中国共产党不过是共产国际的一个支部,所以不得不遵守共产国际不容置疑的指示。而李德、博古由于坚决执行共产国际路线,没有人敢于质疑,更没有人敢于挑战。面对危机四伏、军情紧迫的情况,唯有处于低潮时期的毛泽东发挥超人的智慧和策略,并以其睿智的军事洞察力,在风雨飘摇中带领中国红军走出了困境,找准“通道”,终于促成通道转兵,摆脱了全军覆没的险境。单纯从军事意义上讲,通道会议及其促成的通道转兵的意义并不亚于其后的遵义会议。

        战争无非就是敌我双方统帅智慧、部署及其双方士兵面对面的对垒和较量;军事题材尤其是战争题材的电影,也就是双方统帅智慧、部署及其双方士兵面对面较量的蒙太奇展现。一般战争题材影片都脱离不了这样一个模式。《通道转兵》除了写敌我双方的较量之外还找到一个特别的维度,就是当时处于孤立的毛泽东争取到了张闻天和王稼祥,并组成了一个“地下三人团”而与当时掌握所有权力的最高三人团展开较量。影片当中很多段落、情节主要是表现这两个“三人团”的对垒和较量。就历史层面而言,这种对垒和较量的激烈程度是前所未有的;从艺术层面而言,这种对垒和较量产生了惊心动魄、扣人心弦的悬念:红军下一步到底往哪儿走?毛泽东的意见是否能为当时的当权者所接受,从而把三万多红军带出险境?正是在生死存亡、生死选择的关键点上,成功塑造了一个当时处于政治低潮、疾病缠身,却呕心沥血,始终心系党和红军命运的毛泽东形象。毛泽东能够在被剥夺所有职务的情况下跟张闻天、王稼祥达成很多默契,通过朱德争取到了周恩来的支持,最终实现战略转变,显现出超人的大智慧、大智谋。影片对于低潮时期毛泽东形象的表现,给了我们观察领袖人物一个新的角度。影片还有一个亮点,是对博古和李德形象的塑造尊重了历史事实,也尊重了历史的辩证法。李德、博古从骨子里认为山沟里出不了马列主义,看不起只看了《孙子兵法》的毛泽东。面对毛泽东的质问,气急败坏的李德甚至有拔枪的动作,符合当时的历史情境,也符合影片建构的叙事情境。另一方面,李德、博古对中国革命事业的忠诚在影片中也得到了肯定性的表现。

        《通道转兵》有很多段落、细节很有表现力和感染力。历史很复杂,我们现在看到的毛泽东和周恩来的关系很多是我们后来的定位。其实当时的最高三人团,博古太年轻,李德没有任何群众基础,真正的决策核心某种意义上是周恩来。影片非常艺术、也非常智慧巧妙地处理那个特殊历史时期以及影片特定叙事情境中的毛泽东和周恩来的关系。影片找到了一些独特的细节和段落,特别是场面调度和镜头的运用来完成人物关系建构及其表达。如张团长就要被抓走的时候,周恩来骑着大马过来,按照我们习惯看到的表现方式,影片一定会让周恩来下马。但影片中周恩来并没有下马,从影像角度准确地表现了周恩来在党内军内的位置远远高于毛泽东。后来周恩来主动找毛泽东征求意见,此时毛泽东在高处而周恩来在低处,巧妙地暗示了两人关系的微妙变化。这种微妙变化是语言无法表达的,而电影化的表达则可以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

        从地域特色方面来说,影片在展现军情危机的同时也把通道独特的地域环境、侗族少数民族风情、民族习惯、民族性格都有机结合起来,丰富了影片的影像元素,也增强了影片的观赏性,如侗家特殊的习惯咬耳朵。可贵的是,影片对少数民族风情也没有过度渲染,而是融入影片的叙事情境之中。(作者为中国电影艺术研究中心研究室主任)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