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1年09月19日 星期一

    发动机精神的赞歌

    作者:何祖健 (湖南大学新闻传播与影视艺术学院教授) 《光明日报》( 2011年09月19日 14版)

        人类的幸福在于奋斗,而最有价值的是为理想而奋斗。吴大观的理想不仅决定着他的人生的选择,也是他一生奋斗的动力。影片以这样一组镜头拉开序幕:上个世纪40年代,一边是大洋彼岸美国优越的物质生活条件,一边是战火连年、生灵涂炭的中国。面对一起去美国的同学以报国无门的苦苦相劝,吴大观掷地有声:“只要有心,何堪无门。”于是,美国威廉斯堡留下的是吴大观携妻带儿的背影。从此,航空报国的理想像一盏心灯烛照着他。

        立足当代青年是影片《吴大观》的核心诉求。以当代青年为艺术视野,在人物的真实性与艺术的时代诉求之间寻找平衡点是影片《吴大观》的突出特点。作为一部科学家的传记片,影片不是着力于吴大观惊天动地的事迹或离奇曲折的人生经历,而是在人物普通的生活与工作中,通过他对团队成员的润物无声的爱,使观众对这位充满爱国激情的党员专家有形象的认识。上世纪60年代初,面对同一个团队工人师傅每月二三十元,技术人员也就三四十元工资时,他要求组织减掉自己一半的工资。“你们没有对我一视同仁”,因未获批准,于是从那时起,他便每月从工资中拿出100元作为党费转交国家,几十年如一日。影片中这样一个场景让人难以忘怀:在去基地的途中,由于汽车抛锚,他和他的团队手挽着手,迎风斗沙,高歌“向前,向前”。显然,影片是以颇具震撼力的艺术语言,塑造了向着航空强国同一目标飞奔的科研团队群像。电影自始至终以吴大观的科研团队展开叙事,镌刻着一个党员专家对普通百姓点点滴滴如春风化雨般的关爱。

        作为人物传记影片的《吴大观》,没有停留在奉真实为圭臬的叙写中,而是将其放在一个以传统人格为主导又不缺现代元素的复杂与矛盾人格的心路历程中展开,从中提练出时代英雄的人生智慧。几十年来,吴大观像烈火一样燃烧着自己心中的愿望,那就是给中国飞机装上“中国心”。1955年他为国家设计出的第一台喷气发动机获成功。上世纪60年代面对帝国主义的磨刀霍霍,他带领团队加紧研制涡扇发动机。正当核心技术获得成功,即将投入试飞时,由于严重的经济困难,为保证原子弹上天,上级中断了他们的项目。吴大观虽暗自悲伤,但他没有埋怨,而是表达了对国家的理解:“‘航天’两个儿子都要上学,母亲只能供一个儿子上学。”

        如同使飞机上天、汽车奔跑的发动机,虽提供的是动力,却与鲜花、掌声、聚光灯无缘,但正是在这远离光环的寂寞中,人们认识了发动机的心脏价值和意义。影片以“我们一定会飞起来”的坚信落幕,意味深长。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