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1年09月19日 星期一

    从“卖石头”到“卖文化”

    ——辽宁阜新玛瑙产业的美丽转型

    作者: 《光明日报》( 2011年09月19日 10版)

        一块天然黑花玛瑙,经过雕刻大师的精琢细磨,摇身一变成为精美的《清明上河图》,亭台楼阁、小桥流水、上百个人物个个栩栩如生。近日,在阜新玛瑙博览会上,记者徜徉在工艺品专区,美轮美奂的玛瑙作品琳琅满目。辽宁省阜新市实施文化滋润、品牌提升、人才培养三大战略,有力地促进了传统玛瑙产业的美丽转型,极大地提高了玛瑙制品的文化含量和经济附加值。截至目前,全市玛瑙产值达到8亿元,玛瑙从业人员5.5万人,从事玛瑙生产加工企业5000家。

        从“煤产业”到“美产业”

        阜新是我国有名的煤电之城,1960年发行的5元人民币背面,印的就是阜新露天矿作业图。近几年来,随着煤炭资源逐渐枯竭,阜新迫切希望找到新的接续产业。于是,玛瑙进入了决策者的发展视野。阜新玛瑙采掘及加工历史源远流长,查海遗址出土的玛瑙刮削器,说明阜新先民早在8000年前就已经从事玛瑙采掘加工。到了辽代和清代乾隆年间,已相当繁荣。2004年5月开采出的“玛瑙王”和2005年夏发掘出的“玛瑙长城”,轰动全世界。2006年,“阜新玛瑙雕”被正式列入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为了推动这一优势特色产业大发展,阜新市委、市政府专门成立了玛瑙特色产业办公室,同时成立了市玛瑙协会,建立了行业公约,并将玛瑙产业列入《辽宁省文化产业振兴纲要》,每年都举办玛瑙博览会。

        少采掘、深加工、可持续

        阜新蒙古族自治县十家子镇是全国玛瑙第一镇,目前全镇有3200多户、1万多人从事玛瑙加工业,带动周边地区近3万人就业,有6个村形成了玛瑙生产专业村。记者走进十家子镇,发现一个很奇怪的现象——家家户户的院子里都堆放着进口的玛瑙原料。阜新玛瑙资源占全国一半以上,为什么还要进口?

        村民告诉记者,经历了资源枯竭之痛的阜新人,如今都学会了量入为出、精打细算过日子。从外国进口原料比国内便宜,既降低了成本,又保护了自己的资源,何乐而不为呢?现在,巴西、巴拉圭等国家的玛瑙原料源源不断地运到阜新进行加工销售,阜新成了闻名全国的玛瑙集散地。

        人才培养、品牌提升、文化滋润

        中国有功夫,有熊猫,就是没有自己的《功夫熊猫》,就在人们对此耿耿于怀的时候,阜新人早已开创了自己的特色产品的文化营销之路。阜新市编排的现代京剧《血胆玛瑙》取材于阜新传统的玛瑙行业,描写了抗日战争时期,阜新市民李福川一家为了保住祖传的一条神秘矿脉和血胆玛瑙,付出了爱情和生命的代价。在全国巡演近百场,获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

        玛瑙产业要大发展,必须把产业的手搭在文化的肩膀上。正是基于这样一种认识,阜新市实施了文化滋润、品牌提升、人才培养三大战略。先后涌现出了《血胆玛瑙》、《心中的城》、《红玛瑙之歌》、《玛瑙魂》等一批展示和宣传玛瑙文化的文艺作品,有效地扩大和提升了阜新玛瑙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为了培养出高精尖的实用人才,阜新先后开办了专门培养玛瑙专业人才的天艺玛瑙雕刻学校,在市二职专和聋哑学校开设了玛瑙加工专业,在辽宁工大开设了宝玉石鉴定加工专业。截至目前,在全国,阜新是拥有玛瑙设计雕刻大师级人物最多的城市,现有国家级大师5人,省级及以上大师65人,中级以上专业职称的有200人。

        为鼓励广大玛瑙业户争创著名商标和名牌,不断培育和提升阜新玛瑙的品牌形象。

        截至目前,全市已有玛瑙商标品牌27件,玛瑙销售额已占全国销售总额的50%以上,并畅销世界30余个国家和地区。到“十二五”末期,阜新玛瑙产值将达到20亿元。

        (本报记者 毕玉才 本报特约记者 刘 勇)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