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1年09月16日 星期五

    鬲向前:

    绘就中国鬲文化“基因图谱”

    《 光明日报 》( 2011年09月16日   07 版)
    鬲向前历经40年,勾勒出鬲氏以及鬲文化的“基因图谱”。
    西周时期的贵族“伯矩”为纪念燕侯的赏赐而特意制作的伯矩鬲。

        2005年的一天,在首都博物馆的《燕地青铜艺术精品展》里,一件精巧的雕有七头牛角的青铜礼器,以其恢宏的视觉冲击力,深深震撼了一位慕名而来的特殊“游客”。

        这件“牛气冲天”的“镇馆之宝”,就是大名鼎鼎的伯矩鬲——西周时期的贵族“伯矩”为纪念燕侯的赏赐而特意制作的。该鬲通高33厘米,口径22.8厘米,自盖钮至足装饰着七个牛角飞扬的牛首兽面纹。钮上两个相背牛首为圆雕,器盖与三足的五个牛首则为高浮雕牛角与浅浮雕牛面相结合,艺术构思之巧、铸造工艺之精,堪称燕国青铜艺术与工艺的巅峰之作。 

        望着这件稀世珍宝,这位“游客”激动不已。他是谁呢?为何如此专注和着迷?——原来,他就是被誉为集考古器物学和理论文化于一身的学术专著——《鬲与鬲文化》的作者鬲向前。

        《鬲与鬲文化》出版后,在学术界和文化界引起了很大反响。故宫博物院院长郑新淼评价说:“本书使鬲的几乎湮灭的历史得以复活,使许多散乱的历史碎片得以复原,给人以知识性的收获。”

        著名考古学家石兴邦说:“这是一部严肃的文史科学论著,是一部前无古人的开拓之作。”

        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院长孙家洲教授读完此书后说:“这是第一部对‘鬲与鬲文化’做出全面、系统研究的专著。这不仅是一部开创性的著作,而且使得此后研究该课题的继踵者,难以超越其所建立的研究体系。”

        一位鬲氏后人的“天问”

        在中华民族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文化海洋里,姓氏文化堪称民族文化的源头。对此探究,鬲向前几近痴迷。

        据教育部2007年8月公布的《中国语言生活状况报告》显示,截至2006年底,全国姓氏已有2.3万个,其中129个为常用姓氏。

        然而,作为中华民族历史文化的活化石和作为生命个体象征的专有符号的姓氏,发生着重大变化。

        如江苏苏州就出了个姓“点”的姓氏。这个“点”姓既是父系的独生子女,也是母系的独生子女,爷爷、奶奶与外公、外婆都希望能跟他们姓。各执己见,相持不下。最后外公拿出了最佳方案,就是不随任何人姓,而是另取一个新姓——“点”。其理由是:姓名本是一个人的特定符号,突破传统姓氏是完全可行的;“点”字下有四点,分别代表全家(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四个姓,“点”字上为占有的“占”字,姓“点”即表明这个孩子为“全家四姓共同占有”。

        对此,著名姓名学专家、北京师范大学王泉根教授指出:“按照中国人的传统,姓是祖先所传,名是父母所授,名字不合意,或可自取一个,但这个姓是万万不能变更的。”“对祖先传承下来的姓氏采取如此轻率的‘否定’,不但可以弃之不传,而且居然可以另造一个。假如孔老夫子在世,必定要大声嚷嚷‘礼崩乐坏’了!”

        但王泉根不得不承认,时代毕竟不同了。中国的姓氏制度自先秦发展至今,已发生了深刻变化。

        那么,作为一名“鬲”氏后人,“鬲”姓究竟是怎样起源的?它经历了怎样的发展和演进呢?在中华民族姓氏大家庭里,它占有什么样的地位、扮演什么样的角色呢?

        40多年前,当少年鬲向前歪着脑袋,托着腮帮,眨巴着迷惑的眼睛,求解自己为什么要姓这个生僻的“鬲”姓时,包括父亲和父亲的父亲,都无法解答。甚至有人说,这个“天然”的历史问题还需要问吗?

        然而,少年鬲向前却不以为然。他固执地认定,这个稀奇古怪的“鬲”姓背后,必有其鲜为人知的秘密。他一定会、一定要让这个“千古之谜”大白于天下。

        破解远古文明“天书”

        鬲向前生于1953年,小时候,邮递员经常送来父亲的书信,一般都由小向前去取。邮递员起初不认识“鬲”字,后来知道后,经常问他:你们怎么姓这个姓,很少见,有啥说法没?

        为此,鬲向前专门查阅了《百家姓》,里面没有记载。《现代汉语词典》里面标注“鬲”是多音字,姓氏和地名读“ge”,古炊具和器皿读“li”。看到这里,鬲向前又有了新的疑惑:“鬲”为什么有两个读音呢?二者有什么关系?青年时期,带着一脸的书卷气,他去请教陕西古汉语研究的专家,得到的解释是:对鬲的读音记载最早的是《说文解字》里读“li”。可鬲向前却觉得这个解释也不是很有说服力。因为山东古代史上有条河叫鬲津河,传说是大禹治水时命的名,说明那时候就读“ge”了。向前还通读《中国通史》,知道了有鬲氏的传奇历史,也有了新的疑惑,自己的鬲姓和古代的有鬲氏以及古鬲国是何关系?

        虽然那些年信息传递不发达,收集查阅资料也很困难,但鬲向前从不气馁,从来没有停止对“鬲”的探究。陕师大、西大等院校和省图书馆、文史馆、档案馆,经常有他埋头查阅资料的身影。 

        机会总是垂青有准备的人。一次,正痴心研究中国古文化的鬲向前,在观看央视10频道《天工开物》时,被清华大学古文献研究所戴吾三研究员讲述的鬲的制作、对中国古代饮食和生活的影响及重要意义深深吸引。这个节目给了鬲向前新的启发。由一个器皿而引发了一个民族生活的巨大变化,这不但让鬲向前对鬲文化研究的视角有了新的拓宽,也让他的研究信念更加坚定了。 

        说来也巧,这个时候,网上和一些刊物上对鬲的研究和报道也多了起来。鬲向前意识到对鬲的疑问不再是一个鬲姓后人的简单思考,而是要将鬲提升到中国古代文化的角度来探究了。陕西韩城发现了古代芮国公的大墓,出土了青铜鬲,鬲向前利用周末休息时间,专程去了考古队驻地,细致了解鬲的考古情况,并向考古队的同志请教。

        国内对鬲的研究相对零散,在鬲身上赋予的鬲文化更是研究甚少。一位考古队专家似乎看出了鬲向前的心思,建议他扛起研究鬲与鬲文化的重担。其实鬲向前明白,对于一个对考古知识知之甚少的门外汉来说,想要研究出点成果来谈何容易。鬲向前没有退却,他暗下决心,一定要坚持研究个结果出来。

        鬲向前并非逞一时之勇。他的信心主要来自于他扎实的古文化功底。鬲向前的父亲非常重视对孩子进行传统文化教育。7岁时,鬲向前就能熟背《三字经》,10岁背诵《古文观止》,13岁开始,他在父辈的指导下,通读了《史记》。凭借深厚的古文化功底,鬲向前很快理出了研究鬲文化的提纲。

        遍访学者,勘察遗址,研究实物,收集文献,鬲向前做了大量的研究笔记和史料收集。辛勤耕耘终于换来了一秋熟透的喜悦,2009年,鬲向前携手女儿鬲江慧用心血和智慧凝结成的专著——《鬲与鬲文化》终于问世了。

        鬲氏“基因图谱”的前世今生

        《鬲与鬲文化》是一部有关“鬲”这个重要礼器的历史题材考古、研究的文史科学专著。该书以“鬲国”这个古老的部落方国为背景,以鬲和鬲文化的起源,各个时期发展变化的特点、社会功能、地位以及消逝的过程为主轴,历史地、科学地作了具体、生动的论述,它更像一部鲜活的鬲氏长篇传记。

        从书中我们知道,鬲最早是人们日常生活用的陶制器皿,逐渐演化为国家社稷祭祖、祭神的礼器,以及后来成为以制造鬲而获封爵立国。作者认为,鬲国是鬲氏所立之国,是因制鬲而发展起来的。鬲国的出现是中国最早国家形成的雏形,是家国国体、忠孝相通的宗法制度和家天下政治文化的根源。文中逐一列举了近几十年来考古出土的先周时期的陶鬲(陕西宝鸡斗鸡台,武功郑家坡出土)、雪山二期文化陶鬲(原始社会晚期至夏代,北京昌平雪山遗址出土),以及新石器时代的带耳陶鬲(陕西临潼姜村遗址出土)等早期陶鬲的代表,论述了早期鬲的出现的历史背景。随着鬲的用途以及鬲文化的发展,鬲的种类也逐渐发生很大的变化。

        到夏商周青铜器时代,鬲的地位有了历史性的飞跃,即从生活用具晋升为礼器。于是鬲与鼎、甑等一起成为“国之重器”。鬲的形状也呈现多样化、复杂化,出现四足、方形、附耳等种种形态。在春秋战国时期,因生产发展、生活需要,在鬲的基础上又出现了甗和甄两种器物。到汉代由于铁器时代的到来,釜出现了。于是鬲逐步退出了历史舞台。

        在书中,作者提出了他体悟到的有关社会学、政治学、经济学、文化学以及哲学等领域的独到见解。如作者认为鬲文化体现了古人对数字三的哲学理解。鬲都是三足的,发展到鼎,大多也是三足的,这就有了“三足鼎立”的成语。三人为众、三木成森、三金为鑫、三石成磊,以及老子在《道德经》中提出的:“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这是古人朴素的哲学思想。其次,作者认为鬲是人类熟练使用火和水之后产生的,鬲的发明和使用也体现了“师法自然”、“顺法自然”、“表现自然”的天人合一的思想。第三,作者认为鬲从泥胚发展到陶器、再到青铜器,从粗糙到精细,从一般的生活器物发展到雕有图案花纹文字的艺术品;从炊具而成为礼器,再从简单的图形演化成为汉字以及偏旁,它超越了纯粹自然的东西,上升为人类特有的文化产品,蕴含着观念、信念、信仰、道德、艺术等属于文化范畴的元素。在经济文化领域,作者认为鬲的可贵之处,就是一出现即为原始社会交易中的准商品,是人们不可或缺的生活必需品。在相当长的历史过程中,鬲对当时的饮食文化、汉字的发展、铸造艺术、礼仪等发展具有积极的意义。

        “千古之谜”成就一位专业学者

        鬲向前经40年风雨洗礼,历时五载,六易其稿,终于以广阔的视野、独特的见解,勾勒出了鬲氏以及鬲文化的“基因图谱”。

        在父亲的熏陶下,金融学硕士生、鬲向前的女儿鬲江慧,也加入了鬲文化研究,与父亲一起完成了这部开山力作,被传为佳话。

        《鬲与鬲文化》融科学性、历史性、知识性、趣味性于一体,对普及历史文化知识、弘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是非常有益的。其文化价值和社会贡献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该书首次对“鬲与鬲文化”作出全面、系统的分析,探究其文化渊源;二是首次将“鬲”实物研究与“鬲”文化研究有机结合,极具学术价值。清华大学教授、著名学者张岂之先生评价说:“这本书将实物与理论紧密结合,既有考古器物学的知识,又有文化理论的阐述,文字简洁、规范,使人读起来觉得是一种学术享受。”三是首次系统阐述了“鬲文化”对中华文明的贡献,在抢救和弘扬传统文化上功不可没。原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部长田成平评价说:“鬲被称为中国远古文明的活化石,是传承文明的一个重要载体。对鬲文化研究有益于深化对我国古代政治、经济、文化与社会的发展历程的认识,有益于弘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民族凝聚力。”

        40年的孜孜以求,终使鬲向前以“业余”的身份完成了“精专”的研究,并以此树立了鬲文化研究领域的新标度。(本报记者  杨永林  张哲浩)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