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9月10日,本报刊登报道《因为最爱,所以“最牛”——追记四川省安县桑枣中学校长叶志平》,社会反响热烈,很多读者想更细致地了解叶志平。记者将采访中一些感人的故事呈现于此,与读者共享。
记者和叶志平的妻子王关莉、学生刘昱伶一起翻看关于他的各种报道。
“有些照片把叶爷爷拍得太沉重啦!”刘昱伶抬起头,“其实他总乐呵呵的。”
笑意浮上王关莉嘴角。在她的记忆里,丈夫不但乐观开朗,而且“有点儿帅”,跟他一接触,“就像走在太阳地里”,暖烘烘的。
安县桑枣中学校长叶志平走了,却把阳光般的记忆留在了人们心里。有一句话,亲人、同事、学生几乎说得异口同声——“熟悉他的人都喜欢他”。
牛!“小提琴手”成了英语骨干教师
1973年,金秋时节。绵阳师范学校新生报到处。
一个身材匀称、头发卷曲的男青年左手提着行李卷儿,右手拎把小提琴,格外引人注目。他就是叶志平。
20岁的叶志平很快成了同学中的“红人”——能唱会跳,拉得一手好小提琴,学校宣传队的每台节目都少不了他。
叶志平学习也同样努力。“井水扯不干,力气用不完”,小时候妈妈常讲的这句话是他挑灯夜读的动力。
两年后,叶志平毕业了,分配到偏远的沸水小学当音乐老师。过了三年,被破格调入镇上的桑枣中学。其间,叶志平和同学王关莉相识相恋,结为夫妻,1981年,儿子叶茂出生了。
叶志平迎来了最忙碌的一年——母亲生病,儿子未满周岁,组织上又选派王关莉离职进修。看着犹豫的妻子,叶志平拍了胸脯:“你放心去吧,家里有我呢!”王关莉不知道,此时桑枣中学筹备开英语课,却没老师,叶志平正准备自学呢!
一年后,王关莉回来了,叶志平已经能用英语跟她开玩笑。1984年,他拿到了英语自考大专文凭,还拿下了安县英语教学技能大赛一等奖,成了县初中英语学科带头人。
1986年,叶志平担任初三班主任。那年中考,全县25个孩子考上中专,他带的班就占了8个,这成了当年桑枣中学最大的喜事。
桑枣中学的“创意大师”
走进桑枣中学,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九根旗杆。上面飘扬着三种不同颜色的旗帜——三面黄,三面蓝,三面红。
“这是我们的班旗,黄、蓝、红分别代表初一、初二、初三,每月评比一次,各年级综合排名最靠前的三个班就有资格升起班旗。上面还有学生自己设计的班徽呢。”团委的刘老师告诉记者,“这都是叶校长的点子。”
叶志平简直成了桑枣中学的“创意大师”。
桑枣中学的校徽,就是叶志平当上校长那年亲自设计的。
红底黄标,花体拼音字母,最特别之处,是主体图案下一排密密麻麻的小五星。第一年,一颗;第二年,两颗……2011年,十六颗,逐年递增。为什么?因为,在他当校长的第一年,桑枣中学夺得了第一个全县中考冠军,此后一直延续,至今已十六连冠。
漫步校园,还会发现很多充满创意的地方——
每间教室门口都有一块“形象牌”,上面喷绘着各班自己拟定的口号,全体合影,教室后的黑板左右两侧设有“创意园地”;
学生宿舍不只有编号,还有“雅号”——“雨声阁”、“心窝”、“我爱我家”,每间都布置得各具特色……
靠着这样一连串“小创意”,叶志平把自豪感、凝聚力种到了学生心里。
“我的良心会被戳个大窟窿”
建校30年加固“危楼”、扩建校舍,叶志平为学校争取来了大笔经费,有建筑商心痒痒了,就找叶志平“公关”。
“用我的电线吧,叶校长!我给你这个数。”一次,一个商人找上门来,缠着叶志平不放。
看着商人张开的一个巴掌,叶志平哈哈笑了:“5万?我们学校的电线预算一共才20多万元,给我5万?你干脆把电线送给学校好了。”说完,扭头便走。
又一次,一个老板想承包学校修建项目,让司机给叶志平“捎来”两条烟。叶志平一掂,沉甸甸的,赶紧打开:全是一沓沓人民币,至少有上十万元。他生气了,狠狠塞回司机手里:“兄弟,我今天拿了你们老板的钱,明天我的学校就会少了钢筋和水泥,我的良心就会被戳个大窟窿!”
这些“公关”的人不知道,找叶志平是没用的。他一拿到款,就立即安排专人负责,自己从不插手工程招标和材料采购。
爱家爱生活,他是“一个男人的偶像”
王关莉退休前是桑枣一小校长,夫妻俩被称为“桑枣教育夫妻档”。叶志平全力支持妻子的事业,只要回家,他总是争着下厨,做几个拿手菜慰劳家人。妻子退休后,他帮她开辟了网络空间,教她玩“种菜”游戏消除寂寞。两人都喜爱文学,时常在这块园地里以文字唱和,你贴一首舒婷的《致橡树》,我回一首叶芝的《当你老去》,情意浓浓,乐趣无限。
儿子叶茂则一直把老爸视作“一个男人的偶像”。“父亲从不干涉我的选择,教给我最宝贵的东西就是‘靠自己’。”正是在父亲的鼓励下,30岁的叶茂辞掉了工作,自己开了家建筑设计工作室,为梦想打拼。
2011年春节,叶志平曾和妻子畅想过退休后的生活。一是带着她和儿孙多走几个地方,二是开一家农家乐。不过,这都得等学校的事忙完以后——“我还要给学娃子们盖个图书馆,给老师们建起周转房。”
后两个愿望正在实现,前两个却成了永远的遗憾。爱家顾家的叶志平,还是把生命献给了他的学校,他的“学娃子”。(本报记者 王斯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