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1年09月14日 星期三

    以色列低调应对热点危机

    《 光明日报 》( 2011年09月14日   08 版)

        土耳其总理埃尔多安12日抵达埃及首都开罗,开始为期4天的北非之行,他还将访问突尼斯、利比亚。埃尔多安的北非之行引起以色列的密切关注,因为最近中东三起热点事件都和以有关。

        其一,本月9日晚,开罗发生数千示威者冲击以驻埃使馆事件,导致多辆警车被焚烧,4人丧生,千余人受伤。事件的起因是8月18日以军越境追击恐怖袭击凶犯时,打死了5名埃边防警察。以不得不在10日凌晨紧急派专机赴开罗,接回其外交人员大使。

        其二,联合国本月2日公布了去年以军拦截加沙援助船,造成9名土耳其人死亡的调查报告。报告称,以方封锁加沙海域“合法、合适”,但批评以军拦截船队手段“过分、不恰当”,还批评船队组织者“行为鲁莽”。以方对报告虽有保留,但称赞该报告“专业、认真、全面”,重申有权阻止加沙武器走私而在国际水域实施搜查,强调不会对士兵自卫行动表示“道歉”。土方拒绝接受该报告。土外长达武特奥卢称,不认可以封锁加沙,拟向海牙国际法院提出上诉,并支持遇害者家属起诉以色列。土将驻以外交级别降到二秘水平。土耳其从本月7日起中止与以色列的贸易、军事和国防工业关系,并增加在地中海东部海域的军事存在。

        其三,巴勒斯坦主席阿巴斯表示,将于本月19日赴纽约申请巴勒斯坦成为联合国第194个正式会员国。美国和中东和谈4方代表最近接踵访巴,试图尽快恢复巴以和谈,取代巴入联行动。美国则表示将否决巴入联要求。

        尽管上述三个热点事件都与以色列难脱干系,但以色列此次却表现得比较低调。以最大在野党前进党主席利夫尼女士日前警告,以国际上可能更孤立、更虚弱了,对国家安全深表忧虑。她批评政府“被动”“优柔寡断”,认为以巴冲突并非中东动荡的根本原因,但被各方利用,应积极、主动地推动和谈。以在中东有限的外交空间遭进一步挤压,只有缓和紧张关系才是出路。以总理内塔尼亚胡10日强调,以将继续坚持以埃和平协议,强调以埃战略关系重要。以外长利伯曼也称,冲击使馆事件不会影响以埃关系,以待埃及局势平稳后,将尽快安排驻埃大使返回开罗。

        此间分析人士认为,以色列、土耳其、埃及和巴勒斯坦都是美国的中东盟友,“盟友”关系恶化令美国左右为难,美将努力从中斡旋,促成和解。事实再次证明,以在中东离不开美国的帮助。以必须在外交上应更加灵活,在中东大动荡敏感时期,应避免成为各国转化国内矛盾的“出气筒”。  (本报驻特拉维夫记者 陈克勤 本报特拉维夫9月13日电)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