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1年09月14日 星期三

    我的“情感数学”

    郭 莉 《 光明日报 》( 2011年09月14日   16 版)
    郭莉,重庆市人和街小学数学教师,中学高级教师,西南大学教育硕士,中国教育学会小数专委会理事。曾两次获区级赛课一等奖、三次获市级赛课一等奖,2005年获全国赛课一等奖、全国录像课评比一等奖。撰写的30余篇论文、教学设计在各级论文评选中获奖;其中20余篇在《小学数学教育》、《小学数学》、《中国教师教育研究》、《福建教育》、《今日教育》等刊物发表。

        我国著名教育家夏丐尊先生在翻译《爱的教育》时说过这样一段话:“教育之没有情感,没有爱,如同池塘没有水一样。没有水,就不成其池塘,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可见,积极的情感是师生共同完成教学任务不可缺少的心理因素。数学也是有情感的,从教以来,我一直注重用情感来浸泡数学、包装数学,让情感成为孩子们学习数学的催化剂。

        课堂上,我尊重、信任学生,把自己当作他们的朋友,以饱满的激情去感染学生,在师生之间架起互相理解、互相沟通的桥梁,让每个孩子的心灵都沐浴着师爱的阳光,有效地促进了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教学中,我充分挖掘教材中蕴含的情感资源,利用数学知识本身所具有的魅力去吸引学生、感染学生,如给学生展现数学符号的抽象美、数学比例的协调美、数学语言的逻辑美、数学方法的技巧美、数学形体的对称美、数学习题的趣味美等,从中培养学生热爱数学的情感。评价学生时,我尊重学生的内心感受,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如一个鼓励的眼神、一句肯定的话语、一根竖起的拇指、一张灿烂的笑脸等使评价既饱含了情感,又切合教学实际,使评价真正成为学生成长的“驱动器”。

        “情感是生命里最美的花。”在数学教学中,学生数学情感的培养和发展,不是立竿见影的,需要我们在课堂教学中进行长期的、有意识的渗透,耐心细致的培养,潜移默化的感染。但我相信,只要我持之以恒,坚持不懈地把情感贯穿于我的数学教学中,就一定能让数学教育在理性和感性之间寻求一个平衡点,让课堂时时绽放出情感之花,让更多的孩子感受到数学的魅力,享受到数学学习成功的幸福!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