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1年09月14日 星期三

    翟光明:我为祖国“找”石油

    《 光明日报 》( 2011年09月14日   06 版)
    翟光明(中)在现场考察。资料图片

        翟光明说自己“找”了一辈子石油。的确,我国很多油气田的发现都与他的名字分不开,这位老石油人用毕生见证着中国石油资源的从少到多、从贫到富。

        回忆过往,他提到最多的词语是“吃苦”和“鼓舞”,仿佛又将人带回到当年那个激情燃烧的岁月……

        到大西北去!

        1950年,大学毕业的翟光明响应新中国召唤,奔赴大西北,参加了新中国第一批在大西北开展的石油地质调查。初到西北,他被安排到甘肃西部走廊作野外调查。

        “远看像是逃难的,近看像是要饭的,仔细一打听——原来是搞勘探的。”翟光明说,尽管那时生活很艰苦,但每个人都有一颗火热的心,希望能找到油气,振兴祖国的石油工业,所以“心情非常愉快,没有什么私心杂念”。

        不久,翟光明加入陕北四廊庙勘探大队,做地下地质工作。“住在井场,有一间木板房,一半作为地质录井的试验场所,一半作为钻井泥浆实验的场地。”在四廊庙大队工作的两年里,翟光明一边工作,一边学习,从实践中加深了对石油勘探工作的理解。

        十次“石油大会战”

        1958年2月27日和28日,翟光明到中南海向邓小平汇报。“当时石油战线有个很大的争论,即到底搞‘人造油’(从煤里提取石油)还是‘天然油’。小平同志说,‘人造油’要搞,天然油气也要找。东部是经济发达地区,为什么不去东部?”翟光明说,这从更高的战略角度为石油勘探工作指明了方向,也激发了大家的斗志。

        石油勘探的战略东移,对以后发现大庆油田、胜利油田和华北油田石油勘探的进一步扩展,都起到了决定性作用。此后10余年间,翟光明相继参加或参与了“大庆油田”、“胜利油田”、“大港油田”等十次石油勘探大会战。所谓大会战,就是“集中兵力打歼灭战”。翟光明说,每经历一次大会战、找到一个油气田、新增一吨产量,对自己来说都是鼓舞。

        走别人没走过的路

        油气勘探是一项风险活动。对于如何做一个好的石油勘探家,翟光明有着独到的见解。“搞油气勘探,既要经得起成功的喜悦,也要承受住失败的煎熬。要敢于面对困难,走别人没走过的路。”

        如今,85岁高龄的翟光明依然关注着国家的油气勘探,每天都去位于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六楼的办公室上班。最近,他牵头做了一个研究项目《中国油气勘探新领域的十个突破口》。“大部分都是过去的老产区,现在再重作分析,提出一些建议,如能被采纳更好,不强求。”看来,翟光明用找油的劲头来找路一点不含糊。(本报记者 张 蕾)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