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1年09月14日 星期三

    全县均属博物馆范围

    浙江安吉将成为世界上规模最大的生态博物馆

    《 光明日报 》( 2011年09月14日   01 版)

        本报讯(记者叶辉 通讯员陈毛应)国家文物局8月23日在福州召开的全国生态(社区)博物馆研讨会上宣布,浙江省安吉生态博物馆等5个生态博物馆被命名为首批生态(社区)博物馆示范点。

        这是一个“没有围墙的博物馆”,全县1886平方公里均属博物馆范围;这是一个“天人合一的文化博物馆”,所有陈列品均为原真、活态;这也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生态博物馆——中国·安吉生态博物馆正在引起越来越多的关注。

        记者来到浙江安吉采访,竹文化生态博物馆,百里范围竹海连绵;白茶生态博物馆,万亩白茶苍翠欲滴;天荒坪生态能源博物馆的雄奇伟岸,鄣吴竹扇文化生态博物馆内琳琅百态的扇子,一个中心馆,12个专题馆,30个展示点无一不呈现出这个县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现状。

        安吉县委宣传部长叶海珍说:“7月15日,全国文物局长会议在这里召开,全国的文物局长和文物专家对安吉生态博物馆给予高度评价,认为这是我国东部发达地区建设生态博物馆的首例实践。”

        安吉历史悠久,文物古迹众多,境内有古遗址、古建筑、古窑址、古墓葬等不可移动文物2000多处;该县是全国第一个生态县,浙江第一个全国文物工作先进县。2008年起,安吉启动“中国美丽乡村”建设,提出了把安吉建设成“村村优美、家家创业、处处和谐、人人幸福”的美丽乡村,并在建设中力求保护和发掘自然和文化遗存。与此同时,在国家文物局的指导下开始生态博物馆建设的实践,提出将县域范围内最具特色的人文、生态资源纳入展示范围,系统展示安吉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安吉生态博物馆的战略目标是:更好地保护自然环境,保护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融自然生态环境、传统地域文化与文化遗产资源于一体,尊重人类与自然的整体创造。

        安吉县文广新局局长彭忠心告诉记者,与所有博物馆不同,安吉生态博物馆不是将文物搬到博物馆里,而是将其保留在文化的原生地,其最大的意义在于生态博物馆建设的创新实践,使文化遗产和与之相关的生态环境得到整体的、原真的、活态的保护,并使之不断延续和可持续发展。

        据悉,目前安吉生态博物馆中心馆已建成,12个专题馆已建成过半,30个展示点基本建成。到明年,世界上规模最大的生态博物馆将建成。今日5版刊登详细报道。

        短评

        用开发文化来保护文化

        在新农村建设中,如何保护乡土文明,如何使民间工艺、民间技艺留存下来,这是很值得关注的问题。我们决不想看到,农村新了,农民富了,传统的乡土文明、生态文明却消失了。浙江安吉通过建设生态博物馆的方式,唤起渐被遗忘的文化形态,促进现代生态文明理念,强调文化与自然、人与自然的天人合一,增强民众幸福指数,此举难能可贵。一种文明的留存和传承必定与这种文明的作用相连。安吉农民挖文化、用文化、卖文化,把文化直接应用到生活中,并使之产生效益,这种用开发文化来保护文化的模式,值得倡导。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