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1年09月14日 星期三

    花钱“买号” “操作”分数:

    MBA考试有“暗箱操作”!

    ——本报记者调查MBA招考“黑幕”

    《 光明日报 》( 2011年09月14日   10 版)
    CFP

        近年,我国各高校开办的MBA班如雨后春笋,但随之而来的不规范现象也开始出现。巨大的市场蛋糕和利益诱惑,使一些高校内部人士和一些教育培训公司“联合”起来,做起了见不得人的“生意”。

        最近,记者经过调查发现,一些MBA教育培训机构宣称,可以与众多北京高校内部合作,代理其招生内部名额:“学校内部操作,保证高分通过国家联考。”

        这其中,到底有怎样的猫腻,“内部名额”又是怎样操作的?本报记者近日通过网络、实地等方式进行了调查。

        花钱“买号”,内定保过:

        一般名校2到3万元,一流名校5到9万元

        最近,记者与北京一家MBA教育培训机构取得了联系。记者与该公司的一位工作人员进行了QQ咨询。

        “内定保过班能保过MBA联考吗?”

        “可以,我们是申请内部名额保过的。”工作人员说,“您先填写申请表,我们这边相关部门会提交到学校。”

        见记者有一些疑虑,这位工作人员又保证说:“名额下来后,就内定你是这个学校的学生,你的考试是学校帮你通过的。而且,我们的合同上会按正规方式写考试保过。”

        两天后,记者如约来到位于北京市通州区的该MBA教育培训机构办公室。一位自称赵老师的工作人员向记者透露:北大清华也可以操作,但由于名额紧缺,“必须早预定,最快要到2013年(才有)”。

        这位赵老师建议我们把眼光调低一些,“北理、北航、北科、北邮,还有中国政法大学、中国传媒大学,经贸类的有中财、北京工商大学和首都经贸大学,这些学校都能操作……”记者心中不禁惊叹:能将北京名牌高校一网打尽,这是何等“气魄”!

        记者随后与其中的首都经贸大学取得了联系。该校招生老师表示,MBA全国联考是“硬性指标”,考生必须参加的;但不排除这种可能,招生组会对部分没达到录取分数线的考生进行额外考核,根据工作资历等“软性指标”进行筛选,比例可达到候补人数的50%。 

        在采访中,记者还获知,各高校按照学校实力、知名度等,费用也高低不等。“但过程都一样,只要能申请到名额(就没问题)。”赵老师说,“每个人条件不一样,费用也不一样,中财高一些,大概4—8万元,去年最高的一个操作进中财的是7万8。”——名校竟被明码标价,不禁让人诧异:这里的水“真的很深”!

        暗号、透题,“操作”分数:

        考试竟成走过场!

        我国MBA联考于每年1月份举行,共含两门考试,总分300分。据记者此前了解,每年的录取分数线一般在165分左右。

        “名额申请下来之后,1月份的全国MBA联考,只要本人去就可以,学校这边老师就帮他考(过)了。我们可以给他操作到200分左右。”在与赵老师的对话中,记者了解到,MBA考试保过原来“大有学问”,“诀窍”就是:透题。

        “考试之前,学校这边会给大家开一个考试说明会,告诉大家今年到底怎么操作,比如说卷子上做什么记号,比如考试时要注意什么。这些东西学校帮他做,操作很简单。但必须本人来,别人代替不了,因为不想在考试时出现纰漏。”赵老师说。

        记者暗访得知,该机构甚至还会在考前提醒考生,不要答白卷,“只要他写上东西就成,甭管写的是什么。”在这里,考试完全成了走过场!

        在该机构工作人员的电脑中,记者还找到了今年通过该机构“操作录取”的各大高校MBA班的部分人的成绩单。

        “这是北理工的,成绩是给操作的,208分。”“这个,是操作最低的,英语55分,综合129分,总分184,也上了。”……工作人员一脸自豪地向记者推销着他们的“光辉业绩”。

        暗访中,赵老师拿出的一本蓝色文件夹让记者为之一震:里面是该机构今年已经和学员签订的“保过”协议书,厚厚一摞,足有四五厘米。“这是今年签的一些协议,给你们参考看看”。

        记者翻阅这些合同发现,其中的内容格式一样,惟独收费金额处不同,2万元—4万元不等。在协议书中,其第一条确实写有“保证通过MBA全国联考”等内容,并写明可以出具正规发票。

        见记者有疑虑,工作人员信誓旦旦地说:“简单一句话,名额下来后,考试不用管,交钱去上学,就这么简单!”

        记者问:“协议是跟高校签吗?”

        “肯定不能跟学校签,这是学校接的私活。”工作人员“讳莫如深”的话语让记者产生了一个巨大的疑问:这岂不是高校与中介机构内外勾结,敛财创收?

        敛财创收,宁“滥”毋“缺”:

        MBA沦入批量生产时代?

        院校与中介机构内外勾结,在MBA全国联考中作弊,操纵联考分数,内定考生,属于违规行为。记者不禁疑惑:高校为何不惜以身试法?

        针对此现象,记者随即对部分涉及高校进行采访,校方均未对此给出明确答复。但其中一些学校的老师表示,学校的确有一些“破格录取”的方法。对此现象,全国MBA教育指导委员会负责人表示,如果是有非常突出的成绩,值得破格录取的话,那是可以的。但是在一般的情况下,这是不允许的。

        记者从有关方面了解到,在MBA“破格录取”方面,学校无疑有一定的主动权。这方面,是否存在“操作”空间,值得考量。在调查中,记者发现,入读名校的背后,面子无形,人脉无价,让一些时间机会成本颇高的人群不惜代价选择了花钱保过。记者调查得知,MBA内定保过班的报名者中,不乏国家高新技术软件企业管理者、民营高科技公司财务总监及大型房地产公司财务总监等中高层管理者。

        “如今,MBA招生的竞争压力增大,招不到好的学生,只能降低标准。你所提到的内定等等办法,非常糟糕。长此以往,MBA教育会走向歧途。”北京大学教授黄益平指出。

        据了解,从1991年至今的20年间,中国MBA教育经历了从无到有:教育部批准的招生院校由原来的9所增至现在的236所;此外,市场上也不乏中外合作办学。现在,我国每年招收2万名MBA,但是供应量远不止这么多,学校之间的同质化竞争很激烈。 

        记者在暗访中得知,目前,很多MBA班早已变成学校的盈利项目。“很多院校一般都招不满,学校希望多招,所以就给我这边名额。”一位MBA教育培训机构的工作人员直言不讳。

        而这,也导致了MBA办学灰色地带的蔓延。南开大学商学院院长李维安就曾尖锐地指出,国内很多MBA教育的办学目的值得怀疑,创收化问题首当其冲。

        据不完全统计,2012年,清华大学经管学院学费将达到18.8万元,北大光华管理学院学费为20.8万元,比去年上涨4万元。同时,同济大学在职MBA项目的学费将上涨到13.8万元,涨幅同比超60%。MBA教育成为国内许多院校创收的来源已成为不争的事实。

        不仅如此——“以前万里挑一,现在批量生产!”某教育专家表示,MBA教育门槛普遍降低,学员、教学质量均打折,MBA已从以前的“拳头产品”沦为批量生产的“罐头产品”!

        据业内专家介绍,MBA教育最初在我国被定位为专业硕士学位教育,理应是一种较高层次的教育模式,具有较高的信誉和含金量,在机关、企事业单位和大众眼中代表着对高素质高能力的认可。

        然而,记者调查发现,目前MBA办学已整体趋向泛滥化,各种总裁班、高级进修班、中外联合班层出不穷,都打着名校的旗号大肆招生。这不但降低了我国MBA教育的含金量,更不利于中国MBA教育长远发展。记者深感,这种现状再也不能这样肆无忌惮地持续下去了。MBA乱象,该刹刹车了!(本报记者 杨 亮 靳晓燕 本报见习记者 邱 玥)

        下一篇请关注:《“伪装术”在升级——本报记者调查“野鸡大学”办学骗术》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