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1年09月13日 星期二

    在胡锦涛主席和中央军委的亲切关怀下

    基层官兵用上了安全药特供药特需药

    《 光明日报 》( 2011年09月13日   01 版)

        新华社北京9月12日电(人民日报记者苏银成、新华社记者胥金章)9月初,记者在新疆海拔5380米全军最高的神仙湾边防哨所采访时看到,卫生室配备了160种常用专用药品,并为每个官兵配发补充红景天、复方丹参滴丸等多种高原特供药品,以满足官兵的特殊需求。军医陈召林对记者说:“胡主席和军委总部,十分关心高原官兵身心健康,为我们配发特供药品,建好供氧设施。近年来,官兵高原心脏病、夜盲症、红细胞增多症等发病率下降40%。”“十一五”以来,全军卫生系统加大课题攻关、服务保障、标准供应、药材监管等力度,确保官兵用上安全药、特供药、特需药。

        中央军委委员、总后勤部部长廖锡龙介绍说,2006年7月,胡主席在一份反映新疆边防官兵戍边情况的内部资料上批示:既要大力弘扬高原戍边官兵爱国奉献、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也要研究采取必要措施,维护官兵的身体健康。为了把党中央、中央军委的关怀落到实处,总部出台基层官兵用药目录,品种从1265种增加到2135种,在国内首次制定了医用耗材保障目录702种。总部先后3次大规模组织高原部队制供氧设施设备建设,投入经费2亿多元,为高原边防一线部队建起制氧站、连队集中吸氧室,个人配备便携式制氧机,困扰部队多年的高原医疗救治、生活保健用氧难题得到有效缓解。据新疆、西藏军区卫生部门反映,现在官兵呼吸、血压等基础生理指标异常率明显降低,新兵高原适应期大大缩短。西藏军区岗巴营战士屈伟民感慨地说:“过去我们是缺氧不缺精神,现在是有了氧,更精神,更有干劲。”

        总后勤部副部长秦银河对记者说,军委和总部始终把官兵安全用药作为提高部队战斗力的重要举措,严把采购、配送和检验关,招标采购药品合格率达到百分之百,确保官兵用药安全。5年来,全军没有发生一例因为药品质量问题引起的损害官兵健康事件。

        采购关。筛选出信誉好、质量可靠、没有不合格药品记录的大型企业列入军队药品集中招标采购范围。对投标的8815个品种,组织全军50多名药学专家进行好中选优,品种淘汰率达到79.5%。中标价格比全国最低价低20%,每年节约经费上亿元。

        配送关。建立配送商遴选制度,选择企业规模大、服务信誉好的地方龙头企业,直接承担军队的药品配送,保证流通环节的药品质量。仅驻京19所医疗机构,去年配送企业就由79个减少到25个。利用军队药品招标采购网络平台,对药品出厂、流通、进院全程记录、全程监管。

        检验关。建立临床药品抽查检验制度,为每个军区建立专业检验队伍,配备先进检验设备。对临床使用的中标药品随机抽查,医疗机构生产制剂批批检验,对不合格药品的生产企业一律清出采购范围,并将抽验不合格结果及时向国家有关部门通报。

        秦银河说,军委和总部把国家和军队发展改革成果惠及广大基层官兵,特别是驻边远地区条件艰苦部队官兵。围绕特殊环境,军队卫生系统组织专家深入一线调研,展开专题攻关,为海岛官兵补充34种药品,为驻高寒部队配发防冻疮膏、尿素软膏等10种药品,为驻高热部队配发蛇药片、抗疟药等13种药品,为海拔3000米以上的官兵配备高原多种维生素片、护唇膏等5种高原特供药品。针对特殊岗位,军队有关部门研制出百余种效果明显、快速安全的特需药品,可满足空军、海军等特殊岗位上的官兵健康防护需求。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