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是亚太地区的大国,亚太周是一个相互学习的好机会,我们怀着寻求合作、共谋发展的愿望,相聚在美丽的柏林。”国务院新闻办副主任王仲伟在刚刚结束的柏林亚太周上如是说。
在过去的几届活动中,柏林亚太周曾分别以中国、日本、印度和韩国作为主宾国,侧重于介绍这些国家的发展情况。与以往不同的是,今年不以单独国家为重点,没有主宾国,而把亚太地区作为一个多元化的整体来表现,并希望通过对话和交流探讨亚太地区如何影响世界。本届柏林亚太周活动中的经济和科学论坛以中国为重点,围绕“变迁中的卫生体系”“全球食品市场的消费者保护”以及“全球水资源管理的投资机会”三个主题分别举办“健康论坛”“食品论坛”和“水论坛”。中国代表团的3位专家参加了相关论坛,全面介绍中国卫生、农业和国家防汛抗旱等方面的相关情况。
参加“健康论坛”的中国健康教育中心主任毛群安作了题为“中国卫生体制改革”的专题演讲。针对国外最为关心的中国如何解决占全世界20%人口的健康问题,毛群安谈到,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健康保障问题是中国一直面临、正在摸索并已取得显著成效的社会公共事业。中国在总结60多年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经验教训基础上,借鉴国际先进经验,结合中国国情,再次出台新的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政策,明确以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医疗卫生制度为目标,通过建设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医疗服务体系、医疗保障体系和药品供应保障等四大体系,从而构建中国基本医疗卫生制度。
在“水论坛”上,水利部国家防汛抗旱总指挥部办公室的李坤刚副主任就中国水资源管理与防洪抗旱减灾问题发完言后,马上被各国代表围住,特别是一些经常发生旱涝自然灾害的亚洲国家代表希望更多地了解中国防洪抗旱减灾中的具体措施。李坤刚副主任详细介绍了中国水资源管理从开发利用为主向统一综合管理转变,实行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防洪减灾从控制洪水向洪水管理转变,实施风险管理,给洪水以出路。抗旱减灾从侧重农业为主向注重全面综合抗旱转变。两名朝鲜代表长时间等候李副主任,索取中国水资源管理的资料。
本届柏林亚太周除了举行包括政策对话、经济和科学论坛、商务交流会以及展览等严肃活动外,还有特色厨艺秀、东方养生讲座、先锋话剧、现代舞蹈等轻松愉悦的文化活动。如此多样化的安排,足以让不同背景的参与者各取所需、各有所获。(本报驻柏林记者 柴 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