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1年09月13日 星期二

    把“非遗”的种子播进校园

    《 光明日报 》( 2011年09月13日   07 版)

        湖南武冈民间曲艺“丝弦”名列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9月6日,武冈城内万人空巷,人们汇聚在该市“放歌红土地”的举办场地:这里正举行湘西南“非遗”资源集体展示活动。这也是国内拯救“非遗”的普遍方式。

        现场,武冈二中的学生不时地哼唱几句“丝弦”。原来在平日,“丝弦”的省级传承人邓星艾老人经常到校园里自弹自唱,闭目、提胡、拉弦、低吟……美妙的音乐缓缓流动,学生们争相学奏。

        活动当天,节目《武冈丝弦》便有该校学生参与演出。这一幕成了一大亮点。

        无人喝彩的悲哀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程专家委员会委员刘锡诚表示,目前非物质文化遗产已进入衰亡的高峰期。他说:“在我个人的经历中,许多在20世纪80年代以后调查中发现的民间文化杰出传承人,如今大多已故。”

        这一说法在2010年国家陆续公布的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中得到了印证。三批名单中,约2000名国家级非遗传承人年龄多为六七十岁,在以省份命名的省级传承人中,年轻人占极少数。福建省文化厅摸底调查发现:该省首批省级传承人232人,61岁以上的占47%,最高年龄为90岁。

        一批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人在不断减少、甚至消失。北京“聚元号”弓箭第十代传人杨福喜说,在他还没有掌握父亲、第九代传人杨文通的“三个绝活”时,父亲就逝世了。武冈“丝弦”的传承人也极少,传承人邓星艾已71岁,在他免费授课的几十名学生中,真正完全学会“丝弦”的少之又少。当问及武冈市免费授课的“丝弦”老师人数时,老人摇摇头:“我知道的就我一个。”

        30岁的肖妮是邓星艾刚收下不久的学生,她是邓星艾女儿邓子鹤的朋友,学“丝弦”本来完全不在她的生活规划中,跟随邓子鹤耳濡目染之后,她才决定尝试。在肖妮看来,现代人所热衷的娱乐活动盛行是“非遗”无人喝彩的主要原因,“这种古老的曲艺,好像与现代生活不搭边。”

        肖妮的感知在各种非物质文化遗产发布会、推介会的现场得到了印证,除了相关工作人员和记者之外,观众寥寥无几,而相关展览会现场,人们大多成为了“过客”,工作人员卖力地讲解和展览现场图文并茂的资料只能换来匆匆一瞥。

        一些长期从事“非遗”研究的学者感叹:“无人传承是一种危机,无人喝彩是一种悲哀!”

        “从娃娃抓起”是创新也是回归

        推广传统文化,武冈市艰难前行!该市和中国最大的地方新闻网站“湖南红网”联合举办的网络直播综艺节目“放歌红土地”成为其推广的平台。“直播、明星、资源集体展示、媒介参与”等成为其创新标签。这种创新精神,也是各地方机构在拯救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实践中需求最迫切的精神营养。

        作为民间老艺人,邓星艾老人也经常思考如何才能让丝弦得以发扬,而他“从娃娃抓起”——这种“从民间来又到民间去”的方式收效颇丰。

        邓老一门心思想找继承人,他觉得“学校放学时,学生容易形成高密度的注意力,学生也更容易接受、传播新事物……”分析利弊后,邓老决定去学校弹奏,从去年初开始,每个月去两三次,每次去两个小时。

        邓老在学校弹什么?武冈二中绝大部分学生会哼的唱词“丝丝柳,对对蝶,古城双宿旧时燕,千年武冈多盛迹,唱作丝弦代代传……”是邓老的原创,也是9月6日武冈“非物质文化遗产艺术节”上的表演曲目。为了让学生了解更为淳厚的曲风,邓老还经常弹奏《摘葡萄》、《西宫词》等悠扬婉转、悦耳动听的民间曲调。

        学生的反响怎么样?邓老介绍,刚去学校弹奏时并不受欢迎,学生的耳朵习惯了流行音乐,认为“丝弦”曲调土俗。时间长了,学生们慢慢发现“丝弦”叙事性强的特征,开始认识到“丝弦”的“可爱”和“重要”。邓老说:“有的学生怕我太累,经常来我家里学,逢年过节有些学生也会给我打电话或者上门拜访,看着他们我心里甜滋滋的,觉得我的愿望不难实现了!”

        邓老的愿望是什么?“我整理、手抄了一本《武冈丝弦音乐》,里面有200多首“丝弦”曲目。书面文字记载能够流传更广、更久。我很想出书,但个人能力有限。”邓老说,任何东西都不是无源之水,传统的文化,必须先继承才有发展,政府部门通过各种活动唤醒人们的民族记忆值得提倡,但更希望这些文化能够在民间活跃,有更多的人参与进来。去学校弹丝弦,赢得娃娃的心,这条路要坚持走下去。

        让传统文化走进校园

        祖籍武冈的何军已在外地定居十年之久,回家探亲正逢举行非物质文化艺术节。他每个展厅都要逗留很长时间,手里提着豆腐干、米花等武冈特产,又买下了一个“走马灯”。他说:“虽然在外地务工,但我一直很想念家乡,手里提的这些让我能够深切地感受到家乡的气息。这些看似简朴甚至原始的文化形态带给我很大的震撼。”

        武冈二中高二学生邓文灿将邓星艾老人的曲子抄录在笔记本上。他说:“我以前认为“丝弦”没什么好听的,不过听邓老师弹了很多次之后我认识到,任何一种传统文化都有特定的沉淀,这是一群人共同生活的特质,每个人的成长历程中,总有着难以割舍的地缘情节及群体认同感,这也应成为生活的必需品和追求品。在浮躁的社会中,我们需要去发现、去挖掘,放慢脚步等等自己的灵魂。”

        邓星艾技艺的延伸似乎为传统文化进课堂提供了可借鉴的范本,全国政协委员王仁杰从上世纪90年代就在为传统文化走入课堂奔走,他认为,尽早让青少年萌发对传统文化的兴趣,让孩子们在心灵上有印象,这可能会产生长期的效果,并意味着他们会成为非物质文化明天的支持者和保护者。(本报记者 唐湘岳 本报通讯员 张 留)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