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卫生组织和国际自杀预防协会从2003年起,将每年的9月10日确定为“世界预防自杀日”,目的是引导人们关注心理健康,普及精神卫生知识,提高人们预防自杀的能力,鼓励有需要的人主动寻求专业人士的帮助。
北京市卫生局副局长毛羽日前指出,多关注弱势群体和高危群体,自杀是可以预防的。
每年约25万人死于自杀
“我国是高自杀率国家之一,据2000年国家疾控中心与北京回龙观医院的调查结果显示,我国自杀率为22.23/10万”,毛羽说,自杀已经成为我国人群第五大死因,是15岁到34岁的青壮年人群的首位死因。我国每年约有25万人死于自杀,200万人自杀未遂。
毛羽表示,近年来,由于预防自杀工作的深入开展,自杀率有所下降,但预防自杀工作仍然面临很多挑战,需要专业人员和全社会坚持不懈的努力。
自杀人群9成以上患有精神障碍
是什么原因导致这些人自杀呢?
研究显示,自杀人群中约有95%患有精神障碍,而我国自杀死亡者中约63%患有精神障碍,自杀未遂者中有40%人患有精神障碍。抑郁障碍是导致自杀的首位原因,可使自杀的危险性增加20倍;焦虑障碍使自杀的危险增加6-10倍;酒精滥用或依赖的自杀危险增加6倍;患有严重躯体疾病的患者,如:癌症等慢性疾病和畸形、癫痫等形体缺陷和身体功能受损者,很容易引起抑郁情绪,也是自杀的高危人群。
有针对性地阻止自杀行为
那么,能否有针对性地阻止人们的自杀行为呢?
“多关注弱势群体和高危群体,自杀是可以预防的”,毛羽认为,特别是在多样文化社会,有效预防自杀更需要多个部门的配合,针对不同社会文化背景导致的自杀行为采取不同的预防措施。
一是面向社会公众开展预防自杀的教育,让人们能够识别出有自杀风险的人,并及时提供有效的帮助。
二是限制自杀工具,比如,在农村要让农民安全存储农药,在经常被作为自杀地点的桥梁或高层建筑物上设置防护装置。
三是媒体要负责任地报道自杀事件。
四是为自杀者亲友提供支持。
五是开办心理援助热线,为人们提供及时的帮助。目前,北京回龙观医院已经设立了北京市心理援助热线,可以24小时免费提供心理咨询服务,有需要的人群可以拨打8008101117。
本报记者 田雅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