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枪”有病,能自检。这不是戏言,而是军械工程学院教授蔡金燕创造的成果。她因此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一项,军队科技进步一等奖三项,填补了我军武器装备故障自动检测领域的多项空白。
为装备造个“傻瓜相机”
那年,蔡金燕到部队调研发现:随着新装备不断列装部队,官兵用惯了的万用表检测效能越来越差。蔡金燕决心研制出类似傻瓜相机一样的自动检测设备,让装备检测简便智能、官兵好学会用。
蔡金燕先拿雷达故障诊断“试刀”,为此,她编写了50多万条程序代码,设计了上千张电路图纸,在一次次失败的攻坚中,攻克一个个难题,完成“通用雷达装备保障工程”“通用装备电子系统综合检测平台”“电子装备故障预测”等课题研究,实现过去检测故障由多人数天缩短为1人几小时。蔡金燕提出的“基于可靠度的电子装备故障预测研究”获得国家自然基金委“特优”评价,实现武器装备潜在故障预测和全寿命管理。
“你糊弄不了敌人”
在完成科研任务的同时,蔡金燕特别注重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一次,为了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蔡金燕要求他们针对某一装备技术问题,提出自己的思路和办法。绝大部分学生提出的思路毫无新意,要么借用别人的,要么是网上拼凑的。一向温和的蔡金燕发了脾气,她对学生说:“你可以糊弄我,但你糊弄不了敌人;你可以在我这里过关,但你在战场上过不了关!嚼别人嚼过的馍,你会死得很难看。”她在课堂上,对每个学生的作业一一点评,一针见血地指出问题,发回大家重作。学生们为之警醒,以后,创新意识明显增强。
蔡金燕带的团队,多是年轻人。她甘作铺路石,经常把自己申请的课题交给年轻人,让年轻人挑大梁,只为武器装备电子系统性能检测与故障诊断领域后继有人。2008年,蔡金燕的课题组承担了某型号装备保障设备的研制任务,她带着课题组年轻成员马彦恒一起研究思路、设计方案,并让他担任项目负责人,自己给他当助手。申报成果时,马彦恒执意要把蔡金燕名字放在最前面,被她拒绝。蔡金燕欣慰的是,自己的使命得到延伸,自己的价值得到延续。
想都不想就谢绝
有一年春节,蔡金燕与同学聚会。一些同学听说她如今的地位和成果,劝她说:论能力、论成果,像你这样的到地方,完全可以挣大钱,何不另谋高就?但她想都不想,就一口谢绝了。
1994年,蔡金燕带着课题组为攻克一个技术难题,3个月没给老家打电话。一天上午,她突然接到哥哥电话,说母亲住院了。直觉告诉她,母亲可能不在了。因为她非常清楚,父亲走得早,是母亲含辛茹苦地把她们兄妹几人拉扯大。这么多年来,母亲无论遇到多大的难事都自己扛着,从来不告诉她,就怕影响她工作。当蔡金燕赶到家时,看到亲人臂上的黑纱,她一下瘫倒在地痛哭道:“我还没来得及尽孝,您怎么就走了!”当人生一旦承载了使命,奉献就成为一种习惯。料理完母亲的后事,蔡金燕又投入到工作中,她要用紧张的工作抹去那令人痛心的记忆,她要用成绩回报母亲的养育之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