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1年09月09日 星期五

    此堂繁华 彼堂落寞

    ——湖南省双峰县古民居命运各异

    作者: 《光明日报》( 2011年09月09日 05版)
    ●修葺一新的富厚堂全景。本报记者 龙军摄
    ●石壁堂杂草丛生。本报记者 龙军摄

        9月2日至4日,海峡两岸首届曾国藩学术研讨会暨中国第三届曾国藩文化旅游节在曾国藩故里湖南省双峰县举行。当地政府也借此良机将曾国藩故里整体旅游开发提上了议事日程。

        双峰古民居之多,建筑规模之大,令人称奇。著名的曾国藩故居“富厚堂”,自然坐拥万千宠爱。当地的一批明清时期古民居,在今年4月也被评为第九批湖南省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它们也是幸运的。但是,当地还有一些未能挂上省文保单位牌子的古民居,却仍在自生自灭中煎熬。

    失落的石壁堂

        这次双峰县获得湖南省文物保护单位称号的共有7处:柏荫堂、体仁堂、朱家大院、洛阳湾古寺、葛氏宗祠、万宜堂及蔡和森、蔡畅故居,类型以明清时期的古民居为主。早在2007年,双峰县政府就组织专家勘察了一批明清古民居,除上述几处外,还有石壁堂。但在今年参加湖南省文物保护单位评定时,石壁堂却意外落选。

        石壁堂始建于19世纪洋务运动时期,位于双峰县梓门桥镇茶亭村,系当时湖南大茶商朱紫贵修建。记者初见石壁堂时,惊诧于其大气精美的建筑风格。然而走进堂内,却发现早已人去楼空,野草蔓到屋檐,屋顶露出骨架。在正厅大门旁边,赫然一张“危房莫入”的通告,落款是“梓门桥镇政府,2004年”。与之相对应的是左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的挂牌,落款也是2004年。最惊心的是其东厢房几乎拆尽,只留下七零八落的青砖墙。拆毁的部分几乎占到古民居的三分之一。

        据当地人反映,石壁堂产权属于茶亭村,当时是在村党支部书记吴秋田的带领下拆的。接受记者采访时,吴秋田承认,在2004年到2005年间,茶亭村对石壁堂进行了拆除,原因有两个:一是因为当时石壁堂是危房,还没挂牌成为县文物保护单位,怕群众经过该堂时会不安全;二是当时的曾国藩故居富厚堂需要青砖瓦进行修复,在经过相关部门协商同意后,对石壁堂进行了拆动。只可惜,对石壁堂的拆动一发不可收拾,很多精美的雕花木梁被村民背走。“这件事惊动了县领导和县公安局,还抓走了几个人,事后,相关部门立了文物保护单位的牌子。”

        面对石壁堂残破的现状,吴秋田很无奈:“以前石壁堂里有很多单位在办公,方便保护。现在房空了,派人守,难;不守,破坏更严重。”要么及时开发,要么及时处理,这是吴秋田对石壁堂的态度。

        对石壁堂的落选,双峰县文物管理局局长肖巍表示,主要原因是其破损过于严重,另外由于县公安局曾经在石壁堂拆动时抓过人,情况比其他古民居更复杂,所以在市里审批时被刷了下来。

        石壁堂的遭遇,令人遗憾,也折射出古民居保护的困难:保护级别不高,派人守房困难,修房缺钱,而政策限制,又使私人收回产权也有问题。此次与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失之交臂后,又不能争取到更多的维修资金,石壁堂的未来就像它屋檐上随风飘摇的蔓草。

    新秀不是新宠

        比起石壁堂,三塘铺镇的柏荫堂、体仁堂是幸运的。据肖巍介绍,早在4年前,双峰县就开始着手申报省文保单位的工作。在此之前,双峰县还没有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这次申报的7处古民居一次性通过评定,在双峰县文物保护史上堪称有里程碑意义。自挂牌省文保单位,已过去的4个多月中,它们的保护现状如何?

        柏荫堂是中国茶业一代名商戴海鲲于1934年修建的。大门两侧分别嵌着两块汉白玉牌,其中左边一块介绍了当年戴海鲲为歌颂母德“柏舟节操”,不忘母恩“庇荫成长”的建宅初衷。柏荫堂堪称当地的建筑艺术杰作。每一个花窗都以木料为骨架,外饰各种栩栩如生的图形,并绘以鲜明的色彩,即使在历经近80年风雨后的今天,仍然引人注目。

        走了一圈,记者发现柏荫堂西厢许多房间没有门,有些房间横七竖八地摆着几张课桌。原来这里以前是三塘铺镇中心小学校舍,因为柏荫堂被列为危房,校舍后来就搬出去了。之后,这些房间就一直维持着搬家时的样子,无人清扫整理。

        体仁堂则是另一番光景,雕着吉祥物的高大堂门、写着大“福”字的八角门、屋顶惟妙惟肖的瑞兽,令人目不暇接。三进六出、三厢九进、108根石木廊柱、48个天井、365间房。到处廊道相连,廊道地面都是清一色的磨砖地。

        体仁堂里还住着17户人家,多为老人,且大都没有能力自己建房。看到记者,他们滔滔不绝地说起最近的可怕遭遇:“我们这些房子太老了,一到下雨就漏水,上次下雨,水全积到屋里来了,当时把我们吓坏了。”记者看到,有部分土砖房已经坍塌,居民的人身安全确实受到威胁。

        在体仁堂内,记者见到,幽静的堂屋里晒着花生,雕花窗户的每个方格里塞满了破旧的鞋子,前庭石板路边种着蔬菜,古朴石柱间拴着的绳子上晒满衣服。人们似乎并不在意住的房屋有着怎样的历史背景和意义。在他们眼里,更重要的是如何维持生计。

    古民居的未来

        对于古宅的保护,当地人有着自己的看法。居住在柏荫堂附近的东合村党支书谭长喜说:“早在2005年,柏荫堂就被列为‘不可移动文物’。不能动,但是也不能让它塌掉吧。几年来它自生自灭,有些地方已经很破旧了。”谭长喜还对柏荫堂100米内不能建房的规定十分在意,他表示,东合村本来就土地紧张,这样一规定,土地就更紧张了。

        与谭长喜不同,三塘铺镇文化站站长阳醉文希望柏荫堂能得到更好的保护:“最好能开发成旅游景点,只是等了这么多年,等得都有点失望了。”

        柏荫堂获评省文保单位,让阳醉文看到了希望:“2005年,柏荫堂被定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但双峰是贫困县,分摊到文物保护的资金不多。现在作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可以向省里争取资金,相信不久的将来会有较好的发展。再者,三塘铺处于上瑞高速的出口,又有320国道经过,还有县里唯一一个火车站,这是三塘铺旅游开发的交通优势。”

        体仁堂里的住户,说起将古宅开发成旅游景点,也一个个拍手称好。他们想的更多的,是旅游开发后可以带来更多谋生方式,继而改善生存环境。另外,古宅年久失修,已不适合居住,如果能得到有关部门的安置,也就解决了他们的生活难题。

        对这类产权私有的古民居,政府的原则是修旧如旧,即政府承担维修经费的三分之二,私人承担三分之一。修理要按照文物的原貌进行。

        柏荫堂、体仁堂之类古民居的保护级别越来越高,但修复进度却没有跟上。肖巍告诉记者,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的维修需要向省里提出规划和保护方案,规划审批需要一定的时间。目前,县文物局对这批文物的保护与开发是“先易后难”,先从容易开发的入手,如洛阳湾古寺、万年堂等。对于难度较大的,采取逐步推进的方式。

        “这些古民居如果再放任不管,不出10年定会荡然无存。成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至少可以保证其不会在原有基础上再遭到破坏。至于开发利用,以后会逐步想办法。”肖巍透露,对于这些茶商建的古民居,规划部门已初步有了一个关于茶文化的旅游开发的构想。

        曾国藩故居富厚堂,作为中国乡村唯一保存下来的乡间侯府,已成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曾国藩的影响力,为富厚堂走向市场增添了不少动力,也正在带来可观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因此肯花大力气对其进行保护的部门不少,诸如双峰县富厚堂管理所、双峰县曾国藩故居管理所等单位都在保护、管理着它。相比那些新晋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的古民居,富厚堂的待遇好得多。

        同济大学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研究中心主任、“中国古镇保护之父”阮仪三教授曾写信给湖南省委书记周强,称“作为曾国藩等名人的故乡,当地尚留存着许多具有湖南地方特色的古建筑,像一些堂、院以及民居等,它们布局疏朗,规模宏大,风格独特,与周围的山水环境密切融合,并拥有浓厚的文化底蕴,是湖湘文化的特有载体,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可见,不论是已渐入开发佳境的富厚堂,还是等待保护的柏荫堂、体仁堂,抑或是已被拆掉部分的石壁堂,都有着湖湘文化的印记。

        如何保护进而开发,正考验着相关各方的智慧。

        本报记者 龙 军 特约记者 禹爱华 本报通讯员 龚菁琦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