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1年09月08日 星期四

    地下水之痛:超采和污染

    《 光明日报 》( 2011年09月08日   10 版)
    CFP

        地下水超采和污染问题正变得日益突出。刚刚通过的《全国地下水污染防治规划(2011—2020年)》提出,到2015年初步遏制全国地下水水质恶化趋势。到2020年,地下水环境监管能力全面提高,建成地下水污染防治体系。

        地下水成主要饮用水源

        国务院常务会议公布的数据显示,目前我国地下水开采总量已占总供水量的18%,北方地区65%的生活用水、50%的工业用水和33%的农业灌溉用水来自地下水。全国657个城市中,有400多个以地下水为饮用水源。

        “如今,北至哈尔滨,西到乌鲁木齐,东达上海,南到海口,几乎所有大中城市都因超采地下水而出现地下漏斗。这种生产生活方式肯定是不可持续的。”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水沙科学与水利水电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王光谦说。

        统计显示,2008年全国有地下水降落漏斗222个,其中浅层133个,深层78个,岩溶11个,主要分布在华北、华东地区。更可怕的是,一些地区城市污水、生活垃圾和工业废弃物污液以及化肥农药等渗漏渗透,造成地下水环境质量恶化。

        “浅水”被污染只能饮“深层”

        过度的排污首先污染的是浅层地下水。这让很多地方的人们,居住在河边,没有水喝;打出浅层地下水,也没法喝。于是,只能打深井,汲取深层地下水。

        地下水污染对河岸的村镇影响较为严重,2005年开始,河南省实施了为解决全省2500多万农村居民饮水不安全问题的“十年规划”,规划中费用最重要的支出,就是帮助地表水和浅层地下水遭受污染的村庄打深井,从深层地下水中获取相对安全的饮用水源。“十一五”期间,河南省累计完成投资75.55亿元,兴建各类供水工程7261处,解决了11865个行政村、1700多万人的饮水安全问题,被农民群众誉为“德政工程”、“民心工程”。按照《河南省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十二五”规划》,河南省农村饮水安全项目规划总投资168.9亿元,规划解决农村饮水不安全问题人口2999.7万人,学校师生人口630.3万人。

        持续的环境污染,让湖北汉江的支流唐白河流域两岸的群众,饱尝无水可喝之苦。2008年2月份,湖北襄樊市翟湾村和刘湾村,村民喝上了洁净安全的深层水。刘湾安全饮水工程总投资355万元人民币,井深120米以上,打井工程耗时三个月左右,采出的是第三系深层地下水,日供水能力为2000吨。刘湾村及周边五个村子2826户12000多人由此解决了安全饮水问题。然而,有关专家指出:深层地下水虽可解一时之难,但动用这些自然留给子孙的财富,这等于是在预支我们的未来,然而不采又不行,真是无奈。

        有着同样担忧的环保组织“淮河卫士”的负责人霍岱珊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他正在淮河两岸开展“清洁饮水救助”活动。他说:“受了污染的地下水,如果能够进行一些净化,还是可以成为清洁安全的饮用水的。我们计算过,打一眼400米的深水井需要90万元,而建造一套生物净水装置需款30万元左右。而且打深井抽取深层地下水,将可能造成地表下陷,底层断裂等地质问题。我们计划用3年时间,推广生物净化器技术,解决淮河两岸500个行政村的饮用水问题,5年之内推广至淮河流域的其他地区。”

        本报记者 冯永锋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