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日,记者从内蒙古海拉尔驱车600多公里,走进大兴安岭深处的鄂伦春自治旗。一路上,林海绿浪无边,河流清澈蜿蜒,如入世外“仙境”。世代繁衍生息在这里的鄂伦春人,正在迎来一个重要节日——鄂伦春自治旗成立60周年。
60年实现千年跨越
鄂伦春族是我国22个人口较少民族之一,意为“山岭上的人”,主要聚居在内蒙古鄂伦春自治旗。
鄂伦春自治旗成立于1951年10月1日,是新中国第一个少数民族自治旗。据史料记载,建旗之初,6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全旗人口只有778人,鄂伦春族人口只有775人。他们在深山老林里过着游猎生活,住着四面透风的“斜仁柱”(木头架起的皮毛帐篷),经济、教育、文化和社会事业几乎是零起步,处于原始社会氏族部落阶段。
鄂伦春自治旗成立后,国家拨出大批资金,于1953年开始建筑新房,到1958年鄂伦春人实现了定居。1996年,为保护生态,全旗“禁猎”,鄂伦春猎民放下猎枪,走上科学发展的新征程。
现在的鄂伦春自治旗,现代化的新城镇不断出现,绿树成荫的猎民新村里,幢幢整齐明亮的大瓦房以及学校、商店等代替了昔日的“斜仁柱”。为了帮助猎民从事多元生产,旗里先后兴建了养鹿、养猪、养牛、养蜂、木耳、蘑菇种植等场所。以往,马是这里的主要交通工具,现在筑起了四通八达的公路网,铁路也通向鄂伦春的一些新城镇。过去连文字都没有的鄂伦春族人民,如今已普及了幼儿到中小学教育,有了电影队、文艺队、俱乐部、广播站、博物馆,鄂伦春族丰富的民间歌舞搬上了舞台与银幕。旧社会,鄂伦春地区无医无药,天花、伤寒等传染病流行,如今旗有中心医院,乡有卫生院,大队有卫生所,村有卫生员,天花、伤寒等传染病已绝迹。目前,鄂伦春自治旗总人口发展到30万人,其中鄂伦春族人口增加到2564人,占全国鄂伦春总人口的25%。
回首60年,鄂伦春自治旗人民政府旗长莫日根布库说,鄂伦春民族在党的民族政策光辉照耀下,实现了社会形态、生活方式、生产方式三次历史性跨越,从弱小走向强盛,实现了从原始游猎到现代文明的千年跨越。
猎民村的幸福生活
“高高的兴安岭,一片大森林,森林里住着勇敢的鄂伦春,鄂伦春告别了艰苦的岁月,放下猎枪走下了原始的森林……”这首响彻大江南北的鄂伦春赞歌唱出了新时期鄂伦春猎民的幸福生活。
走进大杨树镇多布库尔猎民村,白墙红瓦的别墅小楼里住着66户197口鄂伦春猎民。这里有整齐划一的野猪、鹿等特色养殖区;有错落林间的射击射箭娱乐场、沙滩浴场、赛马场等民俗旅游区;有生机勃勃的葡萄、西瓜、蓝莓等绿色农业生态园区。村主任吴苏海介绍,今年该村仅“民俗旅游业、特色养殖业、生态农林业”三大主导产业可实现增收100余万元。人均生产性收入达5000多元。
今年74岁的鄂伦春族老人额尔登挂见证了鄂伦春民族60年的发展历程,她深有感触地说:“以前我们猎民在大山里生活太苦了,如果没有党的民族政策我们哪能过上这么幸福美满的生活。现在猎民村都实现了水、电、暖、气、路‘五通’,猎民们都住上了宽敞明亮的砖瓦房和楼房,彩电、冰箱、小汽车、互联网对我们来说都不是什么新鲜事了。”
目前,鄂伦春全旗有7个猎民村,每个村都发展自己的特色产业。“一村一品,一乡一色”,猎区实现了由单一的农耕生产向多元产业的精彩转身。生产上的扶持使猎民找到了致富门路,民生工程也使猎民一步步走向好日子。猎民的思想观念也发生了深刻变化,由过去的“靠政府、等低保、要补助”向如今在劳动中“靠自己、等收获、要项目”转变。
民族文化更加绚丽多彩
9月2日,记者在这里采访,正赶上“拓跋鲜卑民族文化园”开工剪彩。这个文化园的主打景观就是举世闻名的嘎仙洞。
嘎仙洞位于距离鄂伦春自治旗旗府所在地阿里河镇西北10公里处。这里是建立北魏王朝的鲜卑族的发源地。作为鲜卑民族的根祖地,鲜卑后裔来此寻根祭祖成为了嘎仙洞旅游的新亮点。
鄂伦春旗打出了“北方民族根祖地、中华民族北归源”这一主题,深入挖掘鲜卑历史文化和鄂伦春民族文化,全方位、多领域开发特色旅游资源,打造北方独具魅力的“生态旅游旗”。记者了解到,来鄂伦春旅游的游客去年达到43.45万人次,当地旅游收入6.5亿元。来过这里的游客无不惊叹鄂伦春优美的森林生态环境,陶醉于这里独特的民风民俗和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
记者一直存有这样一个疑问,随着鄂伦春人生产、生活方式的转变,其独特的民族文化会不会被现代文明所湮没?
记者来到鄂伦春旗实验小学,看到同学们正兴高采烈地用桦树皮制作民俗手工艺品。一位老师告诉记者,这是学校开设的民族手工艺制作第二课堂。据了解,为传承鄂伦春民族传统文化,培养民族工艺人才,该旗确定了鄂伦春中学、实验小学为民族文化传承教育试点学校,开展民族语言文化传承教育工作,引导和教育鄂伦春族青少年在学习掌握科学文化的同时,更加熟练地运用本民族语言,传承和弘扬鄂伦春文化。
记者发现,这里虽然告别了游猎的灰色影像,到处充满现代气息,但不失古老民族的宁静和纯朴。鄂伦春民族文化没有消失,反而更加得到发扬光大。
在猎民村,出现了一大批民族手工艺人,文化户。“桦皮盒、桦皮篓、袍角帽、袍皮手套等民族手工艺品特别畅销,年初到现在纯收入3万余元。”在希日特奇猎民村,开家庭游的猎民白晶骄傲地说。今年以来,她所在的托扎敏猎民乡,将村里13名鄂伦春民族手工艺大师发动起来,建成了鄂伦春民族手工艺加工厂,富了猎民富了猎乡。
旗里提出建设“民族历史文化名旗”,成立于1963年的鄂伦春旗乌兰牧骑,共创作、挖掘、整理民族音乐、舞蹈、歌曲等作品650多个。“鄂伦春桦皮制作技艺”被评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鄂伦春兽皮制作技艺”和“鄂伦春赞达仁”列入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青年一代鄂伦春民族传统文化传承者何国志去年应邀参加了上海世博会和全国西部首届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展演活动。旗里出版了《鄂伦春族百年实录》,编录完成《鄂伦春语汉语释译》,建起民族传统文化基础档案资料库、鲜卑历史文化研究所,对民族文化和历史文化进行系统研究。
60年弹指一挥间,鄂伦春猎民的生活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沿着猎民走过的道路前行,你会发现崎岖的山路已挡不住鄂伦春人的脚步,古老的民族在现代生活的喧嚣中焕发出勃勃生机,猎民无论是生产生活方式,还是经商做买卖之道都与时代接轨,城市文明已改变了昔日猎民的举止言谈以及生存观念。鄂伦春族猎民也将那份对古老民族文化的留恋加以传承和发扬,成为祖国五千年文化花海里一支艳丽的奇葩。
本报记者 高 平 本报通讯员 侯玉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