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1年09月07日 星期三

    “有这样的村干部是福份”

    作者: 《光明日报》( 2011年09月07日 04版)
    城里来了收购车,选购鸭子“进城”,李南华(右三)与合作社成员脸上溢满了丰收的喜悦。 林先锋摄

        2011年9月3日,星期六,晴。

        听说海南定安县评出一个感动全县的人物——新竹镇白堆村党支部书记,35岁的李南华,记者今天便迫不急待地前往采访。进了新竹镇,换乘越野车。这车还真换对了,往白堆村一路的颠簸,身体不停地跳跃着离开座位,五脏六腑也都涌到嗓子眼了。

        路两旁是密密麻麻的小叶桉,车上的人介绍说,白堆村的农民过去靠种小叶桉的微薄收入来糊口。自打2003年村里一位外出打工的小伙子回村,才改变了这里农民一贫如洗的现状。这小伙子不仅带回一手养殖绝活,还带来了新理念,特别是带回了一股精气神。从2007年至今,这个村的农民由过去年均收入1000元变为年均收入10万元以上。这个小伙子就是李南华,农民们说什么也要把他选为村官。

        当我们站在李南华面前时,发现这小伙还真有“派”:紫色T恤衫配上浅色休闲裤。和我们握手前,他赶忙把手往裤子上抹抹。他笑吟吟地说:“我在选鸭子呢,每天要供海口市各大饭店700多只呢!”只见鸭塘旁停着一辆辆货车,当李南华把最后一只鸭子扔到车笼里,听着满车鸭子的“嘎嘎”叫声,他诙谐地冲着它们来了句“飞”,还说了句“拜拜”。他把我们逗乐了!

        接下来,我们随李南华参观了他和农民们的100多个鸭塘,准确地说应该叫“鸭鱼塘”,因为他们在水底养鱼,水面养鸭。一路上,我们了解到,整个白堆村建起了“南华农民养殖专业合作社”,全村490户农民,以低产田地入股,合作社统一解决养殖的饲料、品种、技术、营销问题。合作社不仅养鸭、养鱼,还养猪、养鸡。在我们参观第三个点时,碰到了一位叫李南军的农民,他是村里有名的特困户,当年连寻死的念头都有,是李南华主动和他“结对子”,把自己的塘子交给他打理,还出钱给他买了耕牛,带他去给父母看病,供他的三个孩子上学。现在李南军入社了,脱贫了,每年有10万元收入。

        采访回来的路上,我们在想,李南华被评为感动全县的人物,其感动人之处是什么?是他教农民发展养殖业,成立了合作社?是他每年拿出自己几十万元的收入帮人或为村里修路做善事?不全是。我们觉得,他令人感动和敬佩的地方有两点:一是他从19岁外出打工学会了养殖技术,到23岁毅然回乡改变自己家乡的落后面貌,这种责任心和志向不同于一般“打工仔”;二是他成立合作社没有采取通常老板雇佣农民工的形式,而是动员鼓励每户农民以入股的形式入社,这样,农民的收入就比一般性的打工高出10倍以上。李南华在“一人富了不是富,大家富了才算富”的理念指引下,默默地为农民搭建着一条“长梯”,使农民们有了奔向幸福生活的精气神。

        “有这样的村支书是福份”。我们反复咀嚼着这句话的分量,这不仅是白堆村农民对李南华的褒奖,也是老百姓对共产党的各级领导干部寄予的厚望。要是每个村支书都像李南华这样该多好!

        本报记者 魏月蘅 王晓樱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