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1年09月07日 星期三

    李嘴村水协:“一把锹”管大用了

    作者: 《光明日报》( 2011年09月07日 01版)
    张登文在自家田地里劳作。本报记者 何平摄

        “要是没有渠里的黄河水,往年遇上今年这种旱天,早就绝收了。”宁夏中卫市沙坡头区镇罗镇李嘴村村民张登文,正在忙着给田里的水稻浇最后一次水,他指着渠里哗啦啦流动的水告诉记者:“大旱不减产,全得靠水,我数了一下,一穗水稻有百来粒稻谷,一亩能收800公斤,比往年还能多呢。”

        老张家的6亩地分成4片,以前因为灌渠长年淤塞,部分渠段坍塌,渗漏严重,旱了浇不上,涝了排不出,老张没少为用水的事发愁。“为了浇水,每年都要从几里外的河里把水抽过来,光电费每亩就要100多元,不便宜啊!”

        让老张发愁的还有没日没夜的“守水”。每年的春灌、秋灌时节,为了多抢一分水,家家都要在自家田头派人日夜值班。

        现在老张不愁了。自从村上成立了农民用水协会,淌水实行“一把锹”后,开闸、放水由协会确定的淌水员统一负责。“水从渠里到田里都有人管了,全托了这‘一把锹’的福。”看着沉甸甸的谷穗,老张打心眼儿里高兴。

        在村口,记者遇见了用水协会会长李武柱,他刚骑着摩托车跑了一遍水渠,“今年比较旱,最近这几个月我是天天跑渠,协会管着村里747户用水、2215亩农田的灌溉,调水、分水是村里的大事,都是老百姓买的水,可不敢浪费。”

        中午时分,日头正烈,李武柱边用手抹去脸上的汗边说:“以前水来了大家抢,设施坏了没人修。采取‘一把锹’淌水后,水好淌了,上下游的农田都能‘喝’饱水。”

        “现在再不用担心浇不上水了吧?”“如果用水协会不办了,过几年渠坏了,水还是难流进田里。”跟农田水利打了一辈子交道的老张还是不无担心。

        老张的担心并不是多余的,小农水设施建、管、用分离的状况,在很大程度上还存在。与李嘴村田间地头“毛细血管”通畅的情况不同,全国有不少地方基层水利服务体系线断、网破、人散,“最后一公里”不仅存在田间工程不配套问题,还有末梢管理薄弱等问题。尤其在农村“两工”取消后,农田水利投工投劳数量显著减少,小农水谁来建、谁来管的问题显得更为突出。

        部委回应

        水利部副部长李国英:

        “‘三驾马车’解决农田管理‘最后一公里’”

        光明日报记者采访了解到的农田管理“最后一公里”问题,也正说明目前我国的基层水利服务体系建设还很不完善,存在问题还比较多,出现了“政府管不到、集体管不好、农民管不了”的问题。

        今年中央一号文件不仅明确要求把农田水利作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重点任务,同时提出要建立健全职能明确、布局合理、队伍精干、服务到位的基层水利服务体系。为此,我提出,基层水利服务体系至少应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或称之为“三驾马车”:一是基层水利服务机构,二是农民用水合作组织,三是准公益性专业化服务队伍。

        随着农村经济社会的进一步发展,以“三驾马车”为基本框架的基层水利服务体系还会不断得到补充和完善,如区域性的农田灌溉试验站,可对基层水利服务机构的功能进行补充和强化;将来随着水权制度的建立,还应包括农民用水户的水权交易平台等。

        本报记者 何 平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