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片烈士鲜血染红的土地。陈毅、粟裕等曾在这里横刀立马,新四军曾在这里打响江南抗日第一仗——江南古邑丹徒,如今正争创江苏省双拥模范区“七连冠”的荣耀。
唱响“双拥大合唱”
在镇江市丹徒区,一直传颂着“十任书记接力固长城”的佳话。其中,有四位县、区委书记被评为“全国国防后备力量建设十佳新闻人物”。多年来,区委、区政府唱响“双拥大合唱”,将双拥纳入“三个文明”建设总体规划,纳入区、镇党委、政府领导的任期目标。区委、区政府建立党委议军、军地议事、军地互访、军民共建等制度,区委常委、副区长每人与1个驻军部队和1名重点优抚对象建立联系点制度,建起“军地议事直通车”,随时解决实际困难。
区委、区政府将科技拥军作为一项重要内容,为部队选派各类教学人才50多名,建起科技拥军基地12个。他们投资120多万元,为区人武部购置信息化指挥系统,向13个驻军部队赠送电脑、复印机、空调、摄像机、数码照相机等,并援建“拥军电脑学习室”和“拥军图书室”,向部队赠送图书近1万册。
“人人有责,处处有情”
丹徒常年宣传双拥工作,在电台电视台开设《双拥专题》栏目,定期播放双拥公益广告。他们设立大型双拥宣传牌18块及灯箱40多个,在全区服务窗口单位设立“拥军优属服务公约”和“军人优先”等标志牌,体现丹徒双拥“人人有责、处处有情、事事依法”的理念。
区委、区政府重点抓好领导干部国防教育,每年区“四套班子”领导要到部队开展“军营一日”和“国防一日”活动。区委、区政府将全民国防教育列入公民道德教育计划,坚持国防教育从学生抓起,将《国防法》、《兵役法》、《镇江市双拥工作规定》等法律法规纳入学习内容。这里的少年军校曾获得“全国少年军校检阅式团体优胜奖”、“军事技能大赛优胜奖”等10个奖项,被授予100所“全国少年军校示范校”荣誉称号。这里年年圆满完成征兵任务,实现连续28年无责任退兵。
“高看一眼,厚爱一层”
丹徒区委书记丁憬、区长陈琳常常动情地说:“有了子弟兵的无私奉献,才有我们国家的繁荣稳定。因此,优抚安置再难,也不能难着子弟兵和优抚对象。”区委、区政府强调,军转干部是党和国家、军队的宝贵财富,对他们要高看一眼,厚爱一层。这里军转干部安置率一直保持100%,对随军、随调家属安置率一直保持100%。2010年,丹徒在全市率先实行退役士兵、复员、转业士官城乡一体化货币安置新办法,安置率达100%。区民政、人社、财政、教育等部门联手,对退役士兵实行免费职业技能培训,做到把“可爱的人”培养成“有用的人”。在优抚政策落实上,丹徒区所有优待、抚恤、补助金发放做到“一天不拖、一分不少、一户不漏”。全区优抚致富工程示范点增至20个,收益对象达200人,年人均增收8000余元。
驻丹徒部队官兵真情回报第二故乡,积极参与“绿化”、“爱民”和“扶优帮困”等三大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