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中宣部等五部门联合发起了“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全国各新闻媒体积极响应。新闻界老新闻工作者对此项活动高度关注,给予很高评价。新华社原副社长兼总编辑、高级记者冯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原副总编辑、台党组成员、现任中国广播电视协会农村广播研委会会长王宴青,《解放军报》原摄影部主任、高级记者、少将江志顺日前接受记者专访,畅谈了对“走转改”活动的认识,对新闻媒体和青年编辑记者提出了建议。
“只有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才能更好地了解国情、掌握民意”
王宴青:新闻事业是党和人民的事业。为最广大的人民群众谋利益,是新闻工作的职责所在。只有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才能更好地了解国情、掌握民意,把体现党的主张与反映人民心声统一起来,把坚持正确导向与通达社情民意统一起来。这是“走转改”活动的意义之所在。
江志顺:我十分信服著名战地摄影师罗伯特·卡帕的名言:“如果你的照片拍得不够好,那是因为你离炮火不够近。”记者就应该到最艰苦、最艰险的地方,这样才能出成绩,作品才能打动人。我在解放军报的头20年里,每年有8个月的时间下部队采访,其中有12个春节是在边防、海岛和基层官兵一起度过的。到地方和基层一线工作,同基层干部和群众一起摸爬滚打,对于新闻工作者转变工作作风、增长知识才干、积累实践经验、加快政治成熟至关重要。
“了解了群众的冷暖、甘苦,思想上有了感受,感情上有所体察,行文走笔自然就深刻、生动、感人了”
冯健:中央领导部门最近提出“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这是我们新闻工作者到群众中去、到实践中去汲取不竭的营养,做好报道的必由之路。我国新闻界前辈的许多名篇佳作,如范长江的通讯集《中国的西北角》、夏衍的《包身工》、萧乾的《到莱茵河的前线》、魏巍的《谁是最可爱的人》,穆青的《雁翎队》等,无一不是作者在基层、在现场、在群众中深入采访后写出的。记者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掌握了第一手材料,了解了群众的冷暖、甘苦,思想上有了感受,感情上有所体察,行文走笔自然就深刻、生动、感人了。
王宴青:只有走出机关大院,跳出文山会海,裤腿沾满泥巴,真正用话筒记录基层,才能看出门道,发现问题。我曾连续十年负责我国农业、林业、水利领域的采访报道,这期间,我走遍了全国绝大部分省、区、市的田间地头、林区草场、水利枢纽,一年中绝大部分时间奔波于基层。1989年全国好新闻一等奖、全国优秀广播节目评选特等奖的广播新闻通讯《我看林业这十年》,就是我通过这十年的基层采访,占有、吸收、消化大量一手材料后所创作的。我喜欢到一线采访,只有这样,才能掌握第一手材料,才能脑海里有情况、有题目,才能更好地组织、参与重大报道,才能真正传递党和人民的声音,真正体现话筒的分量。
江志顺:我是军事摄影记者,报道的主要对象是广大干部和战士。他们中的许多人驻守在边防、海岛、高山、密林、老山沟……很多地方荒无人烟,不通公路,他们的生活艰苦,需要我们去报道;同时,那里的生活更有特色,更有好镜头。摄影记者的焦点要时刻对准基层,对准生活的第一线,对准人民群众,才能对得实,对得清楚。
“实践反复证明:有价值的新闻只能来自人民群众及其实践活动”
江志顺:今天,记者各个方面的采访条件都很好,交通便利、通讯快捷,但即便如此,仍有飞机到不了的农村,电话通不了的山区,记者要了解最真实的东西,仍然要多跑腿、多问群众。坐在飞机上、电话前永远都无法挖掘第一手新闻。曾经与我同行的人都说我走路走得快,爬山爬得稳,一般年轻人都赶不上。前些年,我东奔西颠的,练就了一双“铁腿”,一双“铁脚板”。年轻记者要牢记:脚板底下出新闻。
冯健:对于新闻工作来说,“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有三大功能:一是提升报道水平;二是加速培养记者;三是密切媒体和新闻从业人员与实际和群众之间的联系。南宋理学家朱熹写过一首诗:“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以这首诗描绘的感性形象和概括的理性认识,来诠释新闻写作,会给我们以富于哲理的思考:方塘里镜映的天光云影,就像我们新闻报道中所反映的大千世界的林林总总,清澈的水就像新闻工作者创作的为读者喜闻乐见的新闻作品。有价值的新闻从哪里来?实践反复证明:只能来自有源头的活水——人民群众及其实践活动。
王宴青:新闻是时代变迁的记录。基层一线是新闻工作的源头活水,蕴藏着最鲜活、最丰富的新闻资源。接地气才能有底气、长灵气,深入实践才能富有生活气息,扎根群众才能产生真情实感,我们的新闻报道才会有现场的温度、才会有清新朴实的文风、才会有打动人心的力量。这是做好新闻宣传的不变和永恒的法则。
(本报记者 周 迅 本报见习记者 柴如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