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1年08月31日 星期三

    快 评

    教书育人怎能三心二意

    方 言 《 光明日报 》( 2011年08月31日   16 版)

        十多年前,听说学校里的英语老师把几位成绩较差、家住较远的同学接到自己家来吃住,同时还会指导这几位同学加加班,补习补习英文。这位老师只象征性地收一点食宿费用。

        当时听见上面这样的消息,心中很是感动——因为,这位英语老师是学校里有名的责任心重、教学严格的老师。她的课堂教学,非常投入也非常精彩,大多数同学学得颇有兴趣,成绩也很好。按照一般的逻辑,对于剩下的这几位落后学生,她完全可以不必管,但是她却主动把自己的课余时间也用到学生身上。而这几位有幸搬进她家里暂住的同学也的确在两三个月后大有进步。再回到课堂,他们的英语表现的确大有起色。

        应该说,在那个年代,这位老师的做法是别出心裁的。

        十几年后,类似这样利用个人时间给学生补习的老师越来越多,不仅有个人行为,更有各类补习学习、培训机构争抢名校的教师参与各色补习班。

        同样是教师用个人时间来给学生补习,但是这相距的十几年时间,却在人们心目中把前后两批老师截然划分为两类人。

        一类老师,是几乎无偿地为学生提高学习能力,他们立足在课堂教学中教好所有学生,又利用课余时间来带动那些后进的学生;另一类老师,却可以用“名校”、“名师”的头衔把补习转换为一种产业、有偿服务。更有甚者,后一类老师中还有人把主要精力放在课后的这种赢利性的补习班,自己的本职教学,自己的本校课堂却无法吸引他们负起教书育人的责任。

        两类老师,孰高孰低,大家心中自有判定。

        后一类老师的出现有着复杂的社会背景——教师收入一度较低、社会收入差距拉大、个人价值的正当化,诸如此类。应该说,教师利用课余时间补习并赚取劳动收入,具有一定的合理性。

        但是,有一点决不可以忽略——教师的精力必须放在本职教学。无论是公职还是私校老师,一旦被聘用,在本校做好所有的教学工作,是必须的,也是不可以用任何手段弱化的。教师有意在课堂上有所保留,课后再来有偿补习,则更是不能被允许。这后一种做法无异于“渎职”行为,是可耻的。

        于是,想起广东中山一位知名中学校长告诉我的一句话:“我校的老师必须在本职教学中全力以赴,绝不允许正常教学中三心二意。这一点,雷打不动。”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