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1年08月30日 星期二

    关于歌剧

    作者: 《光明日报》( 2011年08月30日 14版)
    莫扎特
    威尔第
    普契尼

        歌剧是由歌唱家及音乐家共同演出的一种戏剧音乐形式。歌剧自诞生之日起便与意大利这个国度紧紧地联系在一起。

        歌剧的诞生

        歌剧首先出现在17世纪的意大利,后来才逐渐传播至全欧洲。虽然随着歌剧的逐渐流行和歌剧“黄金时代”的到来,不少德语、法语、英语和俄语歌剧相继涌现,但这些语种的剧目从整体上讲难以与意大利语歌剧相匹敌,现在人们所熟知的大部分著名歌剧及唱段都是意大利语的。

        意大利歌剧一直是巴洛克时代歌剧的标准,意大利脚本长期流行。本是意大利人的著名作曲家罗西尼、贝里尼、威尔第、普契尼等人使用母语意大利语写歌剧是不足为奇的。不过,无论是在伦敦谋生的德国人亨德尔,还是在维也纳生活的莫扎特都用意大利语的脚本写歌剧则充分说明了,歌剧确实是意大利语的天下。

        歌剧的演唱形式

        歌剧有两种传统的演唱形式:宣叙调和咏叹调。宣叙调是不带旋律结构的演唱部分,通常用于交代剧情;咏叹调是带旋律结构的唱段,通常用于表达角色感情。咏叹调是歌剧中主角们抒发感情的主要唱段,它们的音乐很好听,结构较完整,能表现歌唱家的声乐技巧,因而我们经常会在音乐会上听到它们。《蝴蝶夫人》的咏叹调“晴朗的一天”,《茶花女》的咏叹调“为什么我的心这么激动”和罗西娜的咏叹调“我的心里有一个声音”等都是咏叹调的杰出代表。另外,二重唱、三重唱和多人重唱在歌剧中也很普遍。每一种歌唱方式都辅有乐器伴奏,有时也会有合唱团伴唱。

        著名的歌剧作曲家及其作品

        莫扎特出生于神圣罗马帝国时期的萨尔茨堡,是欧洲最伟大的古典主义音乐作曲家之一,也是著名的音乐神童。莫扎特留下的作品囊括了当时所有的音乐形式,而在歌剧方面,他也取得了很大的成就。莫扎特的歌剧代表作有《费加罗的婚礼》、《唐璜》和《女人皆如此》。

        意大利人威尔第是著名的歌剧作曲家,他一生留下了20余部歌剧,其中的许多都是经典之作。1842年,威乐第创作了他的第一部不朽之作《纳布科》。这部歌剧如此成功,以致于直到今天还有人建议将他为《纳布科》所作的合唱《飞吧,思想,乘着金色的翅膀》作为意大利的国歌。威尔第最受欢迎的歌剧还有《弄臣》、《游吟诗人》、《阿依达》和《茶花女》。

        威尔第以后,写实主义歌剧渐渐流行于意大利,而写实主义风格歌剧的代表就是普契尼。他的代表作《波希米亚人》、《托斯卡》、《蝴蝶夫人》和《图兰朵》直到今天依然主宰世界各地的歌剧舞台。《波希米亚人》反映了底层艺术家的生活状态,一直以来都得到了无数次的翻版和重新演绎。不仅歌剧《波希米亚人》是许多剧院的保留剧目,甚至以《波希米亚人》为蓝本的音乐剧、电影和话剧都从未停止过上演。美国百老汇的著名剧目《吉屋出租》是一部现代音乐剧,它是向歌剧《波希米亚人》致敬的代表之作。《蝴蝶夫人》和《图兰朵》由于具有浓浓的东方情结而为我国观众所熟知,特别是《图兰朵》剧目中对中国民歌“茉莉花”的使用,更让这一曲调风靡全世界。(李盛明)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