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1年08月26日 星期五

    前沿学科

    作者: 《光明日报》( 2011年08月26日 11版)

        劳动生产率与单位时间创造的价值量的关系

        劳动生产率与单位时间创造的价值量成正比的理论(简称“成正比”理论),在国内已有半个世纪的历史,其间几代学人为这个理论的形成和发展作出了贡献。围绕劳动生产率和商品价值量的关系向来就有不同的观点,为此,《教学与研究》近期刊发了三位学者对“成正比”理论研究的新成果,从各自不同的侧面反映了对“成正比”理论的探索。

        何干强认为,研究劳动生产率与价值创造的关系,必须确定关于价值性质的有关科学规定,必须从劳动二重性的基本原理出发;充分认识同一部门生产率高的劳动,其有用劳动的质高于社会标准,所以其实际劳动时间能够折合成更多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能够创造较多的社会价值;应当纠正忽视劳动二重性在本论题上产生的认识误区;承认同一部门先进客观生产要素能够起增加吸收社会必要劳动程度的作用;并注意在劳动形成的价值量的数量分析中,数学逻辑应服从于科学经济学的逻辑。

        张衔指出,无论从单个商品看,还是从商品价值问题来看,商品价值量都是随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而反向变动,即“成反比”。考察劳动生产率与劳动复杂程度同时提高发现,商品价值量与劳动生产率仍然“成反比”,而与劳动复杂程度“成正比”。商品价值量的增加只能用社会分工的发展来解释,这是被众多文献所忽视的。

        马艳认为,假定在科技进步的条件下,伴随劳动客观因素的变化,劳动主观因素也发生同方面的变化,并假设劳动主观条件的变化幅度大于劳动客观条件的变化幅度,就可以获得劳动生产率与商品价值量之间呈现正向变动趋势的结论。

        《教学与研究》2011年第7期,何干强、张衔、马艳

        我国城乡间产业的迁移与分工协调发展

        城乡产业分工与协调发展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趋势,也是消除城乡差别、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有效途径。在我国进入“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发展新阶段后,我国城乡产业需要重新进行发展定位,并在城乡间进行产业的迁移和布局调整,以突破“城市搞工业、农村搞农业”的旧格局,引导城市非农产业和资本进入农村地区,使农民和农村地区能够分享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巨大收益。这种城乡产业的迁移与调整应顺应产业组织演进和产业分工的新趋势,进行产业链层面的分工与重新布局,在城乡之间建立起一体化的产业体系,并最终形成我国产业体系与产业组织体系、城镇等级体系三者协调发展的局面。

        《经济学家》2011年第8期,成德宁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