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7月8日头版刊发的人物通讯《“海岛哪能分什么科,遇到什么都得看”——记扎根海岛39年的好医生吴棣梅》,打动了很多读者。本文作者叶辉是光明日报浙江记者站站长,曾获全国优秀新闻工作者、国务院特殊津贴、范长江新闻奖提名奖等荣誉。他从业近30年,被称作“平民记者”,经常深入基层采访,挖掘动人情节,展现人物情怀,积累了丰富的人物采写经验。在他笔下,无论是丘成桐这样的大家,还是基层人物典型,都能生动饱满,可亲可感。《读者之窗》特邀叶辉与我们分享他人物写作的奥秘。
读者之窗:一句“海岛哪能分什么科,遇到什么都得看”打动了很多读者。像吴棣梅这样的基层人物典型并非新题材,如何写出新意,写出感情很重要,您是怎样在采访中挖掘动人情节的呢?
叶辉:的确,这样的老题材很难写出新意,关键也就是看能否挖掘出动人的情节。听说吴棣梅的事迹后,我心中一直有些疑问不得其解。不求锦衣玉食,不争职称晋升,3次放弃进城机会,一年365天,一天24小时随时待命。是怎样的信念支撑着她?她追求的究竟是什么?读者一定也会有这样的疑惑。
3月31日,我与吴棣梅母女谈得很晚。女儿流着眼泪说:“妈妈不是一个好妈妈,但是我很敬重她!”据我了解,县里三次要调走吴棣梅,海岛居民三次挽留,她与居民的关系非常好。
第二天,我跟随吴棣梅去她行医的海岛。刚一登岸,就听到当地居民声声叫着她“娘姨”,争抢着拉她去家里吃饭。准备返回时,渔民拿着刚打到的海鲜和自己种的蔬菜硬要塞给她,她不得不一路躲着跑上渡船。像这样的细节,单靠与报道对象交流是无法得到的,只有到现场体验才能发现。所以说,写人物必须贴近她的生活和工作实际,才能挖掘到一手的鲜活素材。
读者之窗:我们注意到,您的报道还配有一篇短评,提出要建立制度鼓励奉献者,《别让奉献者吃亏》。您当时是怎样考虑的?
叶辉:实际上,最初了解到吴棣梅的故事时,我还曾有过犹豫。因为去年刚报道过海岛女医生钟杏菊,再报道一个同类型的人物,没有必要重复。直到我看到她坚守海岛39年,却依然只是助理医师时,我为她不平,也很感动。海岛上1972年以后出生的2000人中,有1900人是她接生的。巨大的贡献,卑微的身份,付出与收获严重不符,在今天这样一个浮躁的时代,她的人生履历尤为难得。
我写这篇报道就是要唤起社会对奉献者的关注,奉献者太稀缺,而社会又太需要。能够不计得失、坚守基层的奉献者越来越少。我们不能让他们吃亏!
读者之窗:用报道影响社会,影响当代,推动历史进步,这正是记者的崇高使命。我们常常感到,基层工作者其实并不好写。他们没有轰轰烈烈的事迹,没有辉煌的成绩,甚至没有闪光的语言。可在您笔下,普通人同样能够很丰满,比如小学校长赵家启、音乐教师钱梅洁等等。您有什么妙招?
叶辉:要想感动读者,先要感动自己,要带着感情与采访对象交流。要把人物写得生动确实难,把握不好就容易写得呆板。其中最重要的就是抓好细节。一篇小的人物通讯里能有两三个动人细节,人物就立了起来。
我当过农民,做过木匠,熟悉基层群众的生活,对普通人充满感情,也常常到基层采访。我在采访前会做好案头工作,仔细研究被采访者的心理,精心设计问题。即便如此,仅通过聊天,往往还很难挖掘出感人细节。记者一定要深入他的生活实际,挖掘鲜活情节,才能让人读起来感同身受。
读者之窗:对,接地气才能写出好作品。我看到现在有一些人物通讯模式化痕迹很重,读来生涩乏味,人物没有个性,故事都差不多。这是哪里出了问题?
叶辉:先进人物典型往往都有一大堆准备好的材料,有些记者就根据这些材料在报社写稿。大门不出,二门不迈,这样肯定写不好人物报道。
没有深入采访,对人物了解不够,就无法把握其个性特征,写出来的人物就像是一个模子刻出来的,没有神采,没有灵气。每个人的行为都受其个性所支配,只有深刻挖掘人物个性,才能解释他的行为。在写作中,要注意用细节和事例塑造人物。国外的人物通讯大多就是讲故事,读者被报道对象的经历所吸引,这种塑造人物的方法值得我们借鉴。
读者之窗:听说您还有一个“养鱼”理论?
叶辉:我把积累素材的过程比作“养鱼”。你捕捉到一条鱼,如果太小,太瘦,先养起来,千万要有耐心,不要急着吃掉,要养肥了再吃。有些新闻线索马上报道还不成熟,还欠火候,这就需要等待,等待时机成熟,收获会更大。
读者之窗:原来您写的很多报道,都是“养”出来的。
叶辉:一个人物,我可以“养”一二十年。上世纪90年代末,我就认识了浙江省委党校教授陆立军,当时就把他作为备选报道对象,可报道机遇直到2008年才来,这一等就是十年。
读者之窗:看来“三贴近”也不是那么容易做到的,不仅仅需要距离上的贴近,也不是简单地找些故事,更重要的是经过长期观察,真正走进采访对象的内心,才能写出血肉丰满的人物。
叶辉:对,就是要长时间的追踪观察。浙江大学数学中心主任刘克峰,是因为餐桌上一句玩笑话引起我的注意的。有个记者问:“刘老师,您的成功有什么经验?”中心副主任调侃道:“刘克峰喜欢数学是从追女同学开始的。”原来,上中学时,他是个调皮的差生,班里来了一个漂亮女生,数学成绩非常好。为了追求这个同学,刘克峰开始努力学数学,后来成绩上去了,女同学也追到手了。好题材!我马上把这个细节记下来,把他列入我的人物线索信息库。
后来我在浙大又多次接触到他,发现他很爱玩,乒乓球几乎达到专业水平,与城运会冠军绕静文打让6分的友好赛,居然连赢两局。我又把这个细节充实到刘克峰这条人物信息中。当这两个细节集中到一个人身上时,我马上想到了陈景润。
徐迟的报告文学《哥德巴赫猜想》使大家对数学家的印象停留在陈景润式的:只懂数学,不懂生活。而刘克峰呢,会学会玩,与陈景润相比完全是个另类。这一比较,报道的标题便出来了:《另类数学家》。
读者之窗:十多年积累下来,人物逐渐丰满起来。您在写作之前,早已是成竹在胸,就等着报道时机成熟呢。刚才提到了您有一个“人物线索信息库”是吗?
叶辉:我喜欢写人物,自己就建立了一个“人物线索信息库”,搜集人物线索。我很笨,我的座右铭就是:笨鸟先飞。这就是我的“笨”办法。
(柴如瑾采访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