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1年08月24日 星期三

    殷实大泉村的四个困惑

    作者: 《光明日报》( 2011年08月24日 01版)
    大泉村的广场 本报记者 郑晋鸣摄

     编者按

        本报记者郑晋鸣到大泉村,与村民唠家常,听故事,对这个村庄的真实生活有了切身的感受。大泉村的四个困惑,也是全国众多村庄的困惑。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我们无疑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切实化解这些问题,是众多“大泉村”的热望。

        曙光初上,照耀着8月的乡村。鸡鸣声中,记者起了个大早,来到南京六合区竹镇镇大泉村,顺着乡间小路,偶尔会见到一些大爷大娘,他们有的手里握着健身球悠然散步,有的三五成群散步慢跑。

        手中不再有锄头、铁锨之类的农具,脸上不再写着急匆匆下地的表情。像其他地方的农村一样,这个曾经的“贫困村”正一步步走向殷实,清一色的小洋楼房,设施齐全的家用电器,无论从哪个角度看,这里似乎都不逊于城市。记者深入采访,才发现幸福的表面下其实不乏一些隐患,让我们一起来听听大泉村人的困惑与希望。

        再不能“有人养,没人教”

        大泉村地处丘陵,有居民1350户,4500口人。记者第一站来到了中日友好希望小学,“全国模范教师”徐其军正是这所学校的老师。

        “我们学校是村里唯一的一所小学,6个年级,18个班级,500多名学生。”徐其军对记者说。“现在学校正在整修,各种设施都很齐全,距离镇上也不远,条件一点都不比城里的学校差。”

        这时,同行的副校长吴万斌插话道:“我们镇共有两所中学,正常情况下,每个小学毕业生都会继续读中学。”

        大泉村以徐其军为代表的教育工作者让记者很感动。正是靠他们的坚持,这里的九年义务教育可以得到基本普及和改善,失学问题已不复存在。

        但采访中,记者也了解到了教育的另外一面,由于大泉村绝大部分年轻人都在外地打工,留守家中的都是上了年纪的老人,有些家庭甚至连爷爷、外公都在外打工,80%的学生都是留守儿童。

        “长期以来,这些孩子只能由奶奶、外婆照料,吃喝住穿倒不愁,可是安全和教育却是最大的问题。这个暑假,我们附近村的一个孩子游泳溺水而亡,父母都在外地,多可惜啊!”徐其军极其痛惜和无奈。

        记者感言:农村娃这种“有人养,没人教”的现状亟待改变,否则影响的是大泉村的明天。

        怎可“人哄地皮,地皮哄肚皮”

        在农村,一直流传着这样一句话:“有了土地好吃饭”。然而记者发现实际情况却截然相反。

        大泉村现有土地总面积17411.60亩,其中建设用地2950.10亩,灌溉水田5999.10亩,合同承包面积5236.83亩。作为村里的种田大户,于洪荣老人有着近30亩田地。“现在,儿子在外地打工,家里的那些地就靠我和老伴儿两个人打理。”于洪荣告诉记者:“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外出打工,村里许多地都空着。”

        当聊到种地收入时,老人掰着手指头给记者算了一笔账:“水稻是有固定收购价,最低1块2毛5一斤;山芋通过合作社直接卖到超市;冬瓜价格越来越便宜,6月底卖的时候是3毛钱一斤,越往后就越便宜,2毛5、2毛,最便宜的时候跌到了7分。这些零零总总的加起来一年能有个三四万。”

        老人无意中说了这样一句话:越来越多的田地荒废,没有人耕种,若干年后子孙吃什么?这的确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目前,国家已免收农业税,同时农民种地每亩还有100多元的补贴。然而,由于种地收益整体上偏低,越来越多的人外出务工,可他们得到的补贴却丝毫不少。日积月累,土地荒废。

        记者感言:这是大泉村的现象,而在全国又有多少个这样的大泉村呢?这种“人哄地皮,地皮哄肚皮”的现象应该予以重视了。

        “出去玩,想都没有想过”

        时值农闲,走在乡间,不时看到老人们搬个小板凳,三三两两地闲坐在门口,摇着扇子拉家常。

        记者遇到了一位叫常鹤亭的回族老汉。这个老汉是明朝开国大将常遇春的后代,今年69岁,有两个儿子一个女儿,都在外地工作,老人生活无忧。当问及儿女是否回来给他过寿,老人叹了一口气:“我才不要他们回来祝寿,搞什么寿宴和看戏班子之类的东西。我倒希望能出去旅游,长长见识,否则这辈子不是白活了吗?”

        城市里的老人在岗位上退休之后,很大一部分都会跟团外出旅游,安享晚年生活,然而这在农村却是一种“奢望”。

        另一位老人沈志强告诉记者:“像我们这样没有固定收入的农民,谁舍得花那么多钱出去旅游啊?出去玩,想都没有想过,最多就到镇上逛逛就算了,解解渴。”

        记者走访中发现,与城市老年人相比,农村老年人的生活明显单调了许多。沈志强说,像他们村,年轻人都外出打工,家里就剩下孩子和老人,老人除带孩子外,有精力的就在家喂喂猪,养养鸡。

        记者感言:农村的老人们其实对物质要求特别低。作为子女,并不需要给他们多少钱,如果有机会,就陪他们出去走走,看看祖国的大好河山。现在面临的窘况是儿女们普遍很忙,而旅游价格、安全问题、相应的旅游组织机构的匮乏都成为老人们迈出农村的阻碍。

        “没有家里方便,谁会去呢?”

        夕阳西下,村里头炊烟袅袅,村民们的麻将声也随着夜幕的降临渐渐消失。晚饭过后,整个村庄一片漆黑,偶有几家的房间里还亮着灯,隐约传来电视剧的声音。

        第二天,记者来到大泉村社区办公室。这是一座新建的三层小楼,红瓦白墙,挺气派。“我们花了300多万建了这座楼,还给村民配备了一间图书室和阅览室。”村委张主任介绍。记者看到,阅览室里摆放着医学、英语、农业等各类图书和杂志,不过书刊的年代有些“久远”,很多杂志都是2006年的。

        记者留意到三楼房间挂着“老年人活动中心”的牌子,开门进去里面只有一张麻将桌和一张牌桌,上面落满了灰尘。村民李大爷告诉记者,大家宁可在家里打麻将,也不来这里。“到办公楼里面打牌,茶水什么的都没有,没有家里方便,谁会去呢?”

        记者感言:政府为满足老百姓的娱乐生活而配置固定场所,初衷无疑是好的;但是将建成的场所仅仅作为应付领导参观的摆设,远离了百姓的实际需求,怎么可能得到他们的认可?(本报记者 郑晋鸣)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