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剧市场繁荣佳作迭出
由中国儿艺主办的首届中国儿童戏剧节好戏连台,海内外39部风格各异的儿童剧作品、211场精彩纷呈的演出集中展示,为少年儿童备下了暑期戏剧大餐。近年来,中国儿童戏剧的创作和演出出现了一些可喜的新气象:一方面,儿童剧创作题材上有突破,可谓百花齐放。另一方面,儿童剧市场的开拓不断扩大。但由于地域条件、思想理论等客观和人为因素,中国儿童戏剧市场发展极不均衡,创作上也存在着反映现实生活不足的问题。此外,儿童剧如何走市场,如何做到公益、市场两兼顾等问题,也有待于解决。
中国有三亿八千万少年儿童,巨大的观众群以及儿童受众的特性使得儿童戏剧的发展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无论是东部城市里的孩子,还是中西部贫困家庭的孩子,都有观看儿童剧的需求,可以说,中国儿童戏剧拥有市场的可能性是其他艺术形式所无法达到的广阔。基于这一条件,中国儿童消费市场近年来一直是以惊人的速度在不断发展和扩大,儿童剧作为一种文化艺术产品,因拥有巨大的市场和潜力而被普遍看好。
纵观市场,儿童剧已不仅仅局限在儿童剧院,部分话剧团、歌舞团、京剧团等演出团体也在排演儿童剧,而且体裁丰富,涉及动漫剧、人偶剧等多种表现形式。与此同时,各种演出公司、社会团体也开始把发展方向转向了儿童剧。如北京丑小鸭儿童艺术团、北京天星秀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是为数不多的在儿童戏剧演出市场发展比较迅速的两家民营剧团,他们的迅速崛起给正在探索中不断前进的中国儿童戏剧事业注入了新的活力。
近几年,随着儿童戏剧市场的不断繁荣发展,儿童剧市场也涌现出了很多优秀的儿童剧,如中国儿艺的《十二个月》,讲述的是一个关于真善美的神话故事;济南儿艺的《宝贝儿》,演的是告诉“小皇帝”、“小公主们”应该学会自立;上海福利会儿童剧院的《挑战三对三》写的则是中学生教育理念的问题。还有苏州滑稽剧团的《一二三起步走》,中国儿艺的《小蝌蚪找妈妈》,武汉儿艺的《柠檬黄的味道》等,剧目内容丰富多彩,很多小朋友都能在儿童剧里面看到自己的影子。
创作与市场发展不均衡
由于地域条件、思想理论等客观和人为因素,中国儿童戏剧市场发展极不均衡,中西部地区儿童戏剧市场还处在有待开发的阶段。中西部地区经济相对落后,观看儿童剧对这些地区的孩子来说是很奢侈的事情。面对中国东西部发展不平衡的市场,越来越多的儿童戏剧工作者不断地在儿童戏剧的公益性演出和商业化演出之间进行探索,希望能够走出一条合理的儿童戏剧发展的经营之路。当然,这需要政府的大力支持和扶植,同时院团自身也要不断探索更多的经营渠道,主动出击,争取更多社会企业的赞助和支持。
不仅如此,在中国儿童戏剧演出市场看似很繁荣的背后,依然存在很多问题。民营资本的注入及各种演出经纪公司的商业操控,使儿童剧演出市场异常地活跃也异常地混乱。由于市场监管监督的机制相对滞后,市场准入制度尚不完善,演出团体无法实现有序的竞争,艺术质量更是优劣不齐,其负面效应堪忧。如很多演出只是一味地追求娱乐化,孩子想要什么,孩子怎么高兴就给什么等等,没有考虑到如何引导孩子。
此外,在当前的儿童剧舞台上,经常是出现的人物少,动物多。童话剧多,现实题材剧目少,脱离了孩子们的现实生活,无法吸引少年观众。中国儿艺院长周予援表示:“中国儿童戏剧的娱乐性和商业性应该只是儿童戏剧多种特性中的两种,但它不是全部,绝不能一味地去追求市场,把娱乐性和商业性作为儿童戏剧的主题,我认为这是错误的,这样就会损失儿童戏剧更大的价值和利益。艺术不能市场化,并不是说艺术不需要市场,特别是儿童戏剧,没有儿童观众,没有教育性、感染性,就完全无法得到施展。所以创作儿童戏剧、推广儿童戏剧是以市场为参考,而不是为指导或目标,关键是要分析受众群体,到底需要什么样的儿童戏剧。”
市场与公益一个都不能少
“把儿童剧当成公益事业来办,公益与市场相结合”,这是中国儿艺的口号,也是对中国从事儿童戏剧事业的各院团的呼吁。近几年,在政府的支持下,中国儿艺每年都会走进西部社区、校园进行公益演出,去年全年509场演出中约150场演出是公益演出。在首届中国儿童戏剧节期间,中国儿艺还邀请智障儿童、公交职工、军人子女等家庭的小朋友免费走进剧场,观看戏剧节期间精彩的演出。除中国儿艺,地方各院团也一直响应政府号召,积极投身公益事业,如浙江儿艺推出的“雏鹰计划万里行”活动,每年将有390场精彩的儿童剧走进贫困地区,为当地的孩子免费进行演出,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反应。
戏剧评论家刘平认为,儿童剧市场发展越来越完善,首先,中国的各个儿童艺术团体都在努力创建自己的亲子剧场或者假日小剧场。中国儿童艺术剧院从建院就具有中国儿童剧场,在2005年,又在剧院四层创建了假日经典小剧场,2010年,中国儿艺推出“优秀剧目轮换上演制”,大小剧场每个周末都有演出,17部优秀儿童剧全年轮换上演。上海也在建设亲子剧场,济南儿艺也有自己的宝贝亲子剧场,全国各地还有其他很多院团也在做这种形式的演出。儿童戏剧市场的新气象还体现在送戏进校园、送戏进基层。第三个新气象是走出国门,与世界艺术院团进行交流。
周予援认为,儿童戏剧的公益演出和商业演出绝对不是二元对立的关系。相反,两者在一定程度上相互促进,共同发展。良好的市场经营手段能够促进儿童戏剧事业的发展,也只有儿童戏剧发展了,才能够更好地发挥其公益性。各院团转企改制以后,创作和演出这两个命脉都不能丢,不管是姓“事”还是姓“企”,都应该培育儿童剧的市场,而且要营造更为广阔的儿童剧成长的经济生态环境。周予援说:“这一两年可能大家都要面对文化体制改革这个问题,文化体制改革对众多的儿童艺术院团来说具有重大的影响,也必将有相当长一段时间的阵痛,但是阵痛中必将孕育新的希望。在这里,中国儿童戏剧研究会始终不渝地坚持公益性,更好地服务于社会,坚持在公益性的基础上面对市场,勇于创新,使公益性与市场有机地结合,这样才能更好地出精品、出人才,开拓寻求一条适合中国儿童戏剧发展的阳光之路,让更多的孩子能够接触戏剧,享受戏剧,使儿童戏剧真正成为孩子们的精神快乐之源。”(本报记者 苏丽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