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1年08月24日 星期三

    从“南海一号”到“南澳一号”,古沉船打捞开创了我国水下考古新时代。这背后,是中国救捞实力的不断增强——

    科技创新是中国救捞的助推器

    作者: 《光明日报》( 2011年08月24日 12版)
    出水的“南澳一号”文物
    “南海一号”出水的鎏金腰带
    “南海一号”古沉船打捞出水现场
    交通运输部救捞局“德意”轮正在进行救援神舟系列飞船回收模拟舱训练
    中国救捞基地分布图
    中国救捞旗舰——南海救101轮
    “亚洲第一吊”——“华天龙”起重船
    2007月11月22日,西沙、南沙大救援

        60年前,中国救捞力量薄弱。从1951年的10余艘小型平驳发展到目前的200多条专业救捞船,海上专业救助飞行队10年间从无到有,300米深潜水工作母船如今已开工建造……

        救捞力量壮大,是一个国家走向富强的生动写照。

        从“南海一号”到“南澳一号”,古沉船打捞开创了我国水下考古新时代

        ■科技创新:百年梦想今朝圆

        2007年12月22日,阳光灿烂。

        上午11时40分,时间在这一刻定格:随着装载“南海一号”的巨大沉箱缓缓浮出水面,宋代古沉船“南海一号”结束了沉睡海底800多年的历史!12月28日,“南海一号”沉箱被顺利拉移进广东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水晶宫”,打捞工作就此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

        “南海一号”在海底已沉睡了800多年,船体已非常脆弱。如果采用传统的考古打捞方式(先取器物、后取船体),将会对沉船文物造成“二次破坏”。

        “南海一号”打捞最显著的特点就是创新,整体打捞方案是前无古人的思维创新。救捞系统的技术人员百折不挠,迎难而上,历时9个月,先后攻克了沉井设计制作、沉井静压、底梁穿引、临时码头建造、起浮装船、拉移进宫等技术难关,取得了打捞工程的胜利。

        整体打捞古沉船在世界水下考古史上尚属首次,在打捞界也是首创。有“水下考古之父”之称的美国专家乔治巴斯在观看了整体打捞方案的模拟试验后赞不绝口。

        据介绍,此次工程采用的利用沉箱完整打捞沉船及船内文物的施工技术,荣获国家文物局2009年度“文物保护科学和技术创新奖”一等奖、“中国航海科技奖”一等奖。广州打捞局因此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长春同志了解“南海一号”打捞过程后表示:“我为‘南海一号’的成功打捞和文物发掘保护工作感到自豪。”

        交通运输部副部长徐祖远称赞道:“这一史无前例的壮举,向世人充分展示了我国专业打捞力量的雄厚实力和进取精神,这一壮举也为世界打捞史书写了辉煌的一页。”

        目前,广州打捞局受国家文物局委托,正在广东汕头打捞古沉船“南澳一号”,已经出水文物数万件。

        从以“捞”养“救”到“救捞”分离,开创中国特色的救捞之路

        ■体制创新:改革释放新活力

        中国救捞从诞生之日起,经历了从单一的清航打捞到救捞并重、捞服从救的历史发展时期。

        1982年,救捞系统实行了“保证救助、广开门路、多种经营”的方针,走上了以经营养救助之路。

        “实施这一方针的主要原因是因为当时国家财力有限,投入不足。巨大的生存压力迫使救捞系统各救捞局不得不将主要精力和设备放到生产经营上。”交通运输部救捞局局长宋家慧说,他们曾经形象地比喻,当时系统的救捞局长是“一副肩膀,两副担子”。这客观上削弱了救助力量,影响了救助待命工作。

        后来专家们纷纷提出,“救、捞合一,以捞养救”的方针难以适应海上搜救的需要。改革方向就是搜救与打捞分离,打捞应成为自负盈亏的企业单位,搜救完全是公益事业,应独立出来。

        2003年6月,救捞系统体制改革大幕开启。

        根据《救助打捞体制改革实施方案》,实行救捞分开,海上人命救助经费主要来自国家财政。

        “救捞体制改革是中国救捞发展史上的里程碑,救捞系统从此迈入了新的发展阶段。”宋家慧说。

        据了解,救捞体制改革后,随着国家财力投入的不断加大,组建了四支救助飞行队,建立了陆岛空中救援网络。在渤海湾、长江口、台湾海峡和琼州海峡等区域初步建成了立体救助网。在救助策略上,实行动态待命救助值班制度,变被动等候为主动出击。

        救捞体制改革八年来,救捞系统形成了救助队伍、打捞队伍、飞行队伍“三位一体”的队伍建制,承担了人命救助、财产救助、环境救助“三位一体”的岗位职责,具备了空中立体救助、水面快速反应、水下潜水打捞“三位一体”的综合功能,在重大抢险救捞活动中屡建奇功——

        2007年11月22日-30日,救捞系统出动三艘专业救助船、一架专业救助飞机,被困西沙、南沙的52艘渔船和1022名中外渔民得到了救助;

        2008年5月,救捞系统共有4架救助直升机在四川灾区抗震救灾,接救人员224人次;

        2007年4月11日,世界上最大的挖泥船“奋威”轮成功起浮……

        宋家慧介绍,正是凭着主动出击、主动作为、主动迎接挑战、主动承担责任的精神,中国救捞实现了跨越式发展。

        交通运输部部长李盛霖评价说,自从救捞体制改革以来,救捞设施不断增加,救捞力量不断增强,救捞水平不断提高,社会影响不断扩大,成为近几年交通运输系统发展的一个重要亮点。

        海上专业救助飞行队10年间从无到有,海上救援扩展至公路救援

        ■装备创新:立体救援正形成

        中国救捞的前身——中国人民打捞公司,成立于1951年8月,掀开了新中国救捞事业的扉页。当时有职工120人,仅有陈旧的小型平驳10余艘,1艘125千瓦的拖轮。

        经过60年的发展,尤其是体制改革后8年,中国救捞的装备技术能力获得跨越式发展,一支人命、环境、财产救助并举,远洋、沿海、内陆并进,空中立体救援、海面人命救助、水下潜水打捞结合的专业救捞队伍正在形成。

        在救助船舶方面,我国已经拥有76艘专业救助船舶,其中新造大中型现代化专业救助船舶20艘,包括3艘6000千瓦救助船、13艘9000千瓦救助船、1艘14000千瓦救助船以及3艘近海快速救助船。这些新造大型救助船可在12级风条件下安全航行,在台风等恶劣的条件下成功实施了多起救助。

        在救助飞行器方面,我国陆续引进了包括S-76C+中型救助直升机和EC225大型救助直升机在内的一系列国际先进的飞行救助装备,现在共拥有和租用救助直升机和固定翼搜寻飞机20架。我国海上专业救助飞行队自2001年成立至今,在短短的10年间从无到有,由弱到强,从单机救援,到双机出击;从机船分头作业,到船机配合的海空立体救助;从海上救援到陆岛救援、陆域救援、公路救援,再到能够执行艰苦复杂的抗震救灾行动和国家重大安全保障任务,走过了发达国家救助队伍用几十年才走完的发展历程。

        在打捞装备方面,中国已拥有包括具有“亚洲第一吊”之称的4000吨起重船——“华天龙”、3000米深水作业水下机器人、溢油回收及探测设备等一大批救助打捞装备,300米深潜水工作母船和30000吨自航半潜船正在建造中。

        “民族和则百事兴,国家富则救捞强。”回顾中国救捞60年的发展历程,宋家慧深有感触。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