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1年08月23日 星期二

    利比亚告别卡扎菲时代

    作者: 《光明日报》( 2011年08月23日 08版)

        利比亚反政府武装21日晚开始向首都的黎波里发动总攻,数小时之内在几乎没有遇到抵抗的情况下便拿下了首都。卡扎菲“铁拳”统治利比亚42年,他本人说自己是无任何领导职务和头衔的利比亚“革命领导人”。这样一位在阿拉伯非洲乃至世界享有很高知名度的人物却在几个小时内迅速倒台。

        9月1日是卡扎菲领导的“自由军官组织”发动推翻伊德里斯国王革命42周年纪念日,他没有等到这一天的到来,自己却成为被推翻的对象。革命成功后,卡扎菲于1973年提出了既非资本主义也非共产主义的“世界第三理论”,并陆续出版了阐述这一理论的“绿皮书”,宣扬一切权力归人民,成立各级人民大会和人民委员会,取代各级政府,并把利比亚国名改为阿拉伯利比亚人民社会主义民众国,执政的前段时间确实也在发展经济和改善民生等方面采取了一些有效措施。卡扎菲后来并没有在这条道路上继续走下去,个人大权独揽,家族统治国家,禁止政党活动,限制民众言论自由,腐败现象严重,社会分配不公。受突尼斯、埃及等阿拉伯国家动荡局势影响,今年2月15日开始,利比亚第二大城市班加西发生动乱,安全部队造成大量人员伤亡,成为卡扎菲倒台的导火索。

        卡扎菲把利比亚视为自己的财产,把利人民当作自己的臣民,不仅如此,他还经常在阿拉伯国家首脑会议上公开指责一些国家的元首,多次致使首脑会议不欢而散。他还经常对世界一些国家说三道四,曾引发与多国的分歧与矛盾。今年2月班加西事件发生后,阿盟就提出了强烈批评,并要求安理会干预,安理会正是在阿拉伯国家要求下作出了有关决议。之后,宣布与利全国过渡委员会建立关系和不承认卡扎菲政权合法性的国家越来越多。这也是导致卡扎菲倒台的重要原因之一。

        舆论普遍认为,北约部队在此次对利军事打击中暴露出许多问题,造成平民伤亡,但成千上万次的轰炸,使卡扎菲部队遭受巨大损失,抑制了卡扎菲部队的作战能力。虽然卡扎菲下台是早晚的事情,但如果没有北约部队的军事援助,仅靠利反政府武装的力量,卡扎菲绝不会这么快就垮台。

        由于卡扎菲对内实施高压政策,军队和民众均多有不满。据报道,首都民众在北约对利发动军事打击后多次集会以示对卡扎菲的支持,其中不少是在当局高压和威胁下被迫参加的,因为许多人担心不参加就会有生命危险,参加只是逢场作戏,并不是真正支持卡扎菲,当反政府武装向首都发动总攻时,由年轻人组织的“的黎波里旅”直接配合了反政府武装的战斗。军队情况也是如此,许多官兵并不愿意为卡扎菲卖命,只是迫于压力才暂时没有逃跑,真正起到作用的作战人员多是卡扎菲高价雇佣的外国兵。利全国过渡委员会主席贾利勒21日晚公开称,“两个月来,他一直与卡扎菲警卫营指挥官保持着联系,这位指挥官承诺在合适的时候将率部起义,他兑现了自己的诺言。”反政府武装几乎兵不血刃就快速拿下首都有两个最重要的因素,一是首都民众没有站在卡扎菲一边同反政府武装作战,像卡扎菲希望的那样誓死保卫首都;二是卡扎菲军队没有抵抗,不是逃跑就是放下武器投降。如果不是这样,反政府武装很难在如此之短时间内攻下首都,也许“屠城”和“血洗”的现象真会出现。

        无论卡扎菲未来命运如何,但卡扎菲统治利比亚时代已告结束,利比亚历史新的一页已经揭开,尽管恢复经济和重建,特别是尽快实现稳定仍面临诸多挑战和困难。

        (本报驻开罗记者 于 毅 本报开罗8月22日电)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