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1年08月22日 星期一

    她心中迷人的海

    ——读王丹丹巨幅油画《海纳百川》

    作者:冯立三 (北京) 《光明日报》( 2011年08月22日 12版)

        当我第一次看到王丹丹创作的巨幅(3.8米×4.3米)油画作品《海纳百川》时,立即被那恢弘的气势、明快的色彩所震撼。我感受到大海、大自然以及人类生命的跳跃和律动,感受到一种美的召唤。

        丹丹的海与我们素常习见的海迥异其趣,用的是浪漫主义和印象派的表现手法,画面充满着生机和迷人的活力。她的画重视整体结构和效果,重视光与色的辉映,追求情景交融,浑然一体。品味她那潇洒的色彩,豪放的笔触,犹如聆听一曲大海交响乐章。

        丹丹的海,非乌云笼罩,白浪滔天,惊涛崩岸,挟风裹电,奔袭万里,闻之丧胆的愤怒之海、征战之海、雪耻之海、无畏之海;乃朝霞灿烂,天水相接,远山沉静,近浪生动,金光闪烁,浪涌如带的金色之海、平静之海、包容之海、祥和之海。

        丹丹的海是在灿烂的色调底下兼有写实与印象,现实与理想,形体与魂魄的对于大海的艺术表现。

        艺术家在这里以橘红、橘黄、铁红为基调,构筑她心中温暖的海之轮廓、质地、精神和色彩。金色与红色两种色彩相交错、相融合、相比较、相辉映,形成了一种磅礴于天地之间的、明丽的、灿烂的、辉煌的大海之景观。

        《海纳百川》整体结构宏大、均衡而严谨,结构效应与色彩效应相辅相成。宁静的远山与陡然涌起的海浪,天空金色的霞光与海面逐渐推进的排浪,占据画之九成的奔涌的大海与处于画之下方的平静的沙滩,形成画面的静与动的呼应及艺术张力。诸种绘画语言因之而和谐,并给人以整体感。动,活跃于静,于是静变得并非纯然之静,似乎也有某种动感了。画面有动,故画愈觉生动。画作注重物象之间的明暗关系,充分利用油画色彩浓烈的特点,发挥印象派注重光与色相激发必有新的色彩产生的艺术自觉。于是,画面焕发出异乎寻常的视觉冲击力。

        画面色彩统一,气象博大,开阔而有层次。太阳东升,霞光万道,远山阴影朦胧于大海之间,横贯画面,恰成大海之地平线与天空之朝霞相融,既破单调又与海浪相应和,大海从而愈显辽阔苍茫。上端远山,下端沙滩,腹部是无边的海浪,从结构论来说尤觉得体。

        海之所以纳百川,以其无限宽阔、深邃、温暖而有极大的包容性。浩渺无际,气魄雄伟,生机勃勃,前途似锦,这该是《海纳百川》的总体象征意象所包孕的巨大、丰富而生动的象征意味。它不图解什么,却以其唯美的追求,自然地呼应着告别混乱、迎来和谐新时代的新机运。温馨、和谐、亲切、祥和的色调,恰是艺术家平和、无欲、从容、淡定的内心世界的艺术外化。《海纳百川》也因此而个性独具,可赏玩而难于模仿矣。

        (作者为著名文学评论家)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